可可西里5只人工救助藏羚羊被放归自然
新华社西宁7月7日电(记者王金金 王浡)7月7日,正值可可西里申遗成功四周年之际,在可可西里索南达杰保护站的野生动物救助中心,5只经可可西里巡山队员喂养、救助的藏羚羊被放归自然。
7日13时左右,在一片“扎西德勒”的祝福声中,巡山队员打开了救助中心网围栏的大门,一只雄性藏羚羊率先跑出围栏,而后在围栏不远处踱步、张望,等剩余4只藏羚羊跑出围栏后,一起走向可可西里腹地。
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长江源园区可可西里管理处索南达杰保护站副站长龙周才加介绍,此次放归自然的藏羚羊为2只雌性藏羚羊和3只雄性藏羚羊,是巡山队员在2018年和2020年从可可西里藏羚羊“大产房”卓乃湖附近救助回来的。“它们有的是和羊群走散了,有的是妈妈不在了,救助的时候它们都还是小羊,需要吃奶呢。”龙周才加说,“在放归之前,我们会对藏羚羊进行野外适应训练,等它们完全能够适应野外生活,才将它们放归自然”。
可可西里野生动物救助中心始建于2002年,截至目前,救助中心救助各类野生动物600多只,放归藏羚羊50余只。
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长江源园区可可西里管理处主任布周说:“经过多年观察,放归自然后的藏羚羊对野外环境适应得很好,巡山队员在巡护途中偶尔还会遇到之前放归的藏羚羊。”
我国藏羚羊保护专家、陕西省动物研究所(西北濒危动物研究所)研究员吴晓民说:“藏羚羊是维系青藏高原生物多样性的旗舰物种,可可西里巡山队员对藏羚羊的救助放生,更多的是体现人类对野生动物的关爱,号召更多的人爱护动物,保护生态。”
藏羚羊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上世纪80年代,因不法分子猎杀,世界自然遗产地可可西里藏羚羊数量从原先的20万只锐减至不足2万只。得益于各方多年保护,目前可可西里连续11年实现“零盗猎”,藏羚羊种群数量已恢复至7万只左右。
1、凡本网来源注明“融媒在线(域名:KBQMT.COM)”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KBQMT.COM,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融媒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融媒在线)”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