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玉明:心中有民 奋斗前行
退休老教师回乡养蜂
里洪水村产品展示
个人简介
翟玉明,平定县东回镇里洪水村党支部书记。自担任村干部以来,发扬当兵时的奋勇直前、不畏艰难的精神,把脱贫攻坚与美丽乡村、乡村旅游及产业发展相结合,积极改善村容村貌、民生生活,提升村民精神文化生活,村集体经济收入和人均纯收入实现大幅增长,里洪水村于2017年实现了整村脱贫,2018年底被授予“县级文明村”称号,2019年被评选为“市级文明村”……
2020年,翟玉明获得全省脱贫攻坚奖奋进奖。
里洪水村距平定县城40多公里,在平定县东部山区,地处偏远,交通不便。村里主要种植玉米和谷子,农业产业结构单一,年轻人大都外出打工,拥有大片核桃林、山楂林、连翘林的里洪水村却成了建档立卡贫困村。
在帮扶单位的帮助下,翟玉明带领村民种植连翘,建起了连翘叶茶加工厂,发展生态养猪,为山楂树高接换优、举办山楂采摘节……多项产业让里洪水村村集体和村民收入逐年增加,村里开始建水井、拓宽通村公路、完善村级卫生服务点等设施建设,努力补齐基础设施短板。2017年里洪水村实现了整村脱贫。
抓党建,筑牢战斗堡垒
村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2015年担任里洪水村党支部书记的翟玉明深知:要想改变村里的面貌,就必须有一个坚强的支部堡垒,千难万难,党员干部带头就不难。战斗堡垒强了,打好脱贫攻坚战,就一定事半功倍。
为此,翟玉明加强班子队伍建设,定期开展党员学习,积极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让每一位党员都能深刻理解国家的扶贫政策,达到既懂政策,又会用政策的实际成效。对上级政府的最新精准扶贫会议精神及脱贫攻坚战略部署,及时组织村“两委”及全体党员进行学习领会。
“要积极发展年轻党员,给党支部注入新鲜血液,才能更好地保持战斗堡垒的鲜活性,更能让党支部永葆战斗力。”这几年,每发展一位新党员,翟玉明都要组织“老带新”,让有经验的党员干部带新党员,及时了解最新脱贫攻坚战略及走向,在平时的脱贫巩固工作中起到承接引领的作用。
作为支部书记,翟玉明长期坚持“四议两公开”“三会一课”“民主评议”等制度贯彻落实。他经常说的一句话是:“老百姓是不是真正信任你、拥护你,还得看你是不是给大家营造了一个公平、公开的自治环境。”经过一段时间学习,村“两委”班子觉悟高了,能力强了,作风硬了,村“两委”班子更加团结了,党支部的凝聚力更强了。
2016年,里洪水村突发百年不遇的洪灾,公路冲毁、山坡坍塌,电网瘫痪……里洪水村党支部及全体党员充分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以身作则,带领全村村民生产自救,用很短的时间就稳定了村里的局面,避免了更大的损失。
党建引领、支部带头,同心协力、共建和谐,里洪水村各项工作走在了全县前列,2018年底被授予“县级文明村”称号,2019年被评选为“市级文明村”……
兴产业,过上红火日子
里洪水村生态环境好,森林覆盖率高,山上植被茂密、土壤肥沃,有连翘、柴胡、黄芩、远志、山楂等20余种野生中药材。如何把这得天独厚的资源变成村民致富的产业?翟玉明带领村民成立了专业合作社,通过免费提供连翘苗、发放种植补助、开展技术培训等方式,指导村民系统化种植和采收连翘。在合作社的带动下,许多村民在自家的闲置土地上种上了连翘。
为解决连翘销售问题,2017年,村里通过招商引资,建起了集连翘种植、加工、销售、苗木培育为一体的山西惠源四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村里采取公司带动农户的模式,直接带动本村7户23人没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增收,借入贫困户互助金,年增收3000元,间接带动本村30人采摘茶青增收3万余元。
招商引资解决了连翘问题,可是里洪水村优势产业——山楂树,却让翟玉明头疼。里洪水村有200多亩山楂树,年产量5万公斤,但由于销路不畅,每年收获季节,红彤彤的山楂长满枝头却无人问津,烂在了树上。怎么解决?翟玉明想到发展乡村旅游,吸引游人到村采摘。2016年,村里把2000多株品种退化的山楂树嫁接成新品种“金红星”,山楂产量因此提高了25%。原生态山楂成了里洪水村主打的采摘招牌。为扩大“金红星”山楂的影响,里洪水村已连续成功举办了四届山楂采摘节,还带动了附近村的农产品销售。
种植产业蓬勃发展起来后,翟玉明又把目光投向了养殖产业。2018年,村里建起占地300平方米的猪舍,散养了100头生猪。70多岁的建档立卡贫困户翟三科在猪场打工一年能挣两万元。2020年6月底,生猪存栏300余头,实现集体收入8.7万元,带动贫困人口45人实现劳务增收。
变村貌,让村子美起来
让里洪水人生活得更美好,是翟玉明孜孜不倦的追求。为此,翟玉明开始了人居环境建设。他带领村“两委”班子,绘制了300平方米的通村公路文化墙;新建文化小广场1座;修砌文化景观围墙;“一约四会”上墙;设置了模范村民光荣榜、扶贫、惠农政策宣传栏。投资45万元,对2.5公里通村路进行了拓宽、硬化,解决了村民出行难的问题。通过申请专项财政资金,于2019年9月底完成村内亮化建设,安装太阳能路灯58盏;2019年11月,完成了548米深井水钻探并实现了出水;2020年,投资10万余元修建了4个供水点,彻底解决村民饮水安全问题。
“里洪水村的环境亮堂了,更要让老百姓的心也亮堂。”为确保65岁以上老人实现老有所养,翟玉明动员贫困户子女给予老人赡养费,有19户60周岁以上的贫困老人从中受益,并得到了政府每户500元孝亲敬老奖励。为了让孩子有学上,上好学,翟玉明积极协调争取,9名学生都申领到2000元的“雨露计划”助学金,2名大学生也申领到5000元大学生补助。
在里洪水村,不仅是老有所养,学有所依,全村贫困人口都享受了医疗扶贫“双签约”服务。三年来共有28人次住院治疗,均按照“136”医疗扶贫政策予以报销;15人办理慢性病补助,切实解决了因病返贫的发生概率。
“责任使命在肩头,脱贫致富在路上,我这名老党员将不忘初心,继续前行,努力做好里洪水村各项工作,让党组织放心,百姓安心。”翟玉明说。
本报记者胡春霞
1、凡本网来源注明“融媒在线(域名:KBQMT.COM)”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KBQMT.COM,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融媒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融媒在线)”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