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是衡量青少年素质的一项重要指标,近年来因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引发的各类事件屡见不鲜,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省人大代表肖润华表示,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已经成为新形势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
肖润华介绍,2020年,阳泉市关工委对全市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进行了抽样问卷调查,其中25.2%的学生存在轻度及以上心理问题。青少年相对于成人更容易表现出情绪激动,发脾气,好争论等特征。此外,据不完全统计,在学校心理工作室5个来访学生中就会有一个有抑郁症状,主要表现为睡眠障碍、食欲下降,上课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情绪低落,不想与人交往,自我评价过低等,其中一部分人甚至有过自杀行为。
肖润华分析,青少年出现心理健康问题主要源于家庭、学校、网络等因素。对此建议,在家庭教育方面,要通过对家长进行培训和教育,让家长认识青少年心理发展规律,提高家长心理健康教育认识,引导其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在学校教育方面,要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纳入中小学常规课程,帮助青少年了解心理学知识,掌握一定的自我心理调节方法。学校要配备专职心理教师,建立心理咨询室、心理健康教育专用教室,并将心理健康检查列入学生每年常规检查项目,建立科学的学生心理档案。在社会教育方面,要利用“互联网+”构建心理咨询检测网络,创新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立学校、社区、家庭、医疗机构等联动的心理健康服务模式,更好地满足学生和家长心理健康服务需求。
肖润华表示,一定要加强顶层设计,通过制定政策,净化网络空间,努力创造适合青少年的网络环境和模式,建立高质量青少年网站,最大限度降低手机、网络对青少年的消极影响。
本报记者杨文
1、凡本网来源注明“融媒在线(域名:KBQMT.COM)”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KBQMT.COM,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融媒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融媒在线)”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