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的春天,三晋大地上的“农事”比往年来得更早一点。和着“春姑娘”的步履,一场史无前例的团队式、高效率、大范围服务“三农”的新颖方式,在三晋大地如火如荼铺开,立竿见影推动全省“三农”工作发生一系列“看得见的变化”,为推动乡村振兴注入一股全新活力,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这一新颖方式的载体,就是3月13日由省农业农村厅发起的全省农业农村系统专家团队、项目工队、营销战队包联服务活动(以下简称“三队”包联服务)。
在“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在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之际,“三队”包联服务实施的背后有何深意?“三队”包联服务到底是干什么?“三队”包联服务落实落细靠什么?日前,省委农办主任、省农业农村厅党组书记、厅长刘志杰敞开心怀,与记者作了一番长谈。
1 开展“三队”包联服务为什么?
在全省农业农村系统抽调2476名“三农”干部,组建专家团队、项目工队、营销战队,省市县三级联动,包县包村包主体,到村到户到田头,用真心动真情出真力,送政策送技术送信息,从3月中旬一直持续到年底……为什么要选择这样一种独特的服务“三农”的方式呢?
刘志杰开门见山告诉记者,实施“三队”包联服务,就是要贯彻落实省委农村工作会议、全省党史学习教育部署会议、全省农办主任农业农村局长会议精神,按照“抓落实关键要有解决方案”的要求,紧抓产业振兴这个根本,坚定实施“特优”战略,推动全省“三农”工作开好局、起好步,圆满完成今年各项目标任务,助推全省农业高质量发展,高效赋能乡村振兴。
具体讲,就是借助活动,促动全省农业农村系统真正转定位、转方式、转作风,以方案化抓落实,深刻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结合“南果、北肉、中粮、西杂粮、东药材”战略,用全产业链的思维思考农业,在农业产业延链、补链、提链、强链中的重点环节发力;把文章写在大地上、把论文写在实践中,在田间地头锤炼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干部;由“单一作战”变“兵团作战”,凝聚共识增合力、科技为先添动力、项目为王强实力、产品为本挖潜力、实干为要提能力、统筹推动显威力。
借此,负重赶超完成今年农业面临的艰巨任务,应对新形势下“三农”工作的现实需求。打破“三农”工作中封闭的领域,搞好技术服务、把脉问诊解难题、深化持证培训;确保农业项目投入落实到位、政策支持到位、服务保障到位;聚焦特优产品发力、聚焦产销平台发力、聚焦营销渠道发力、聚焦品牌声誉发力;在农业农村系统树立全局观、扛牢硬责任、提升真本领、锤炼实作风。
2 “三队”包联服务究竟干什么?
“三队”建立的出发点是什么?“三队”包联服务究竟干什么?
对此,刘志杰言简意赅:“之所以叫专家团队,就是要发挥每位专家的特长专长,优势互补,形成溢出效应;之所以叫项目工队,就是要甘当施工队长,深入项目工地,推动开工落地,促进投产达效;之所以叫营销战队,就是要保持战斗状态,进入市场、占领市场、赢得市场,在不见硝烟的战场上占据主动。一句话,就是依托专家团队推科技增动力,依托项目工队抓项目增后劲,依托营销战队促销售增效益。”
“‘三队’包联,每一队都制定有相应的服务方案和重点任务。”刘志杰进一步展开阐述,由省、市、县三级混合组建的专家团队,全队1036人,由省农业农村厅科技处负责人任队长,下设115个小组,分县开展工作,主要任务是聚焦生产难题,强化农技服务,提高生产管理水平;深入宣讲中央一号文件和省委省政府强农惠农政策、重要工作部署;指导服务基层研判市场需求,遴选适宜品种,合理调整种养结构,开展农业生产技术示范推广,着力培养一批产业带头人、科技二传手、产品带言人。项目工队由省农业农村厅计划财务处负责人任队长,全队836人,组成11个省级、40个市级、115个县级共165个项目小组,分级包联,合力推进,主要是聚焦三大战略、五大平台、农产品精深加工十大产业集群,跟踪解决项目堵点、痛点、难点,以项目建设推动农业农村高质量、高速度发展。营销战队由省农业农村厅市场信息处负责人任队长,全队604人,下设品牌创建组、市场分析组、国内营销组、外贸拓展组、宣传策划组,五组携手聚焦产业发展,着力推出一批拳头产品、培育一批主打品牌、扩展一批重点市场、谋划一系列重要活动。
“三队”包联服务如何量化工作成效呢?
刘志杰指出,按照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和省农业农村厅下发的通知,专家团队重点要达到“五个一”和“五个率”。“五个一”,即在服务区域推广一批先进适用技术,培训颁证一批高素质农民,撰写一篇高质量调研报告,形成一套技术解决方案,指出一条发展路径。“五个率”,即在服务区域主推技术到位率达到95%以上,主要农作物良种普及率达到96%以上,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达到90%以上,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74%左右,科技对农业产业发展的贡献率进一步提高。
项目工队,主要是聚焦重点项目工程实施,力促开工一批、投产一批、达效一批、储备一批。重点项目开工率一季度达到30%以上,半年达到80%以上;投资完成率上半年达到40%以上,三季度达到70%以上;年底项目完工率达到85%以上。
营销战队重点是新增500个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认证,新增“圳品”50个,创建20个供深基地;首批确定100个产品入选晋字号“特”“优”农产品品牌目录库;评定3个省级、5个市级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遴选20个功能农产品品牌,申报30个名特优新农产品品牌;在上海国际食品产业园设立“山西特优农产品精品一条街”,在上海、苏州建立6个“西粮东送”展示推广专区。同时,在国内各类展会、会展上,精心遴选山西最优最好的农特产品上平台、唱大戏、当网红。
3 “三队”包联服务落实靠什么?
省、市、县三级协作联动,如何统筹推动,压实责任,确保高标准、高效率、高质量、高水平完成包联服务?这是社会普遍关注的一个焦点,也是确保包联服务最后“成色”的一个关键。
刘志杰表示,“三队”包联,服务“三农”,责任重大、使命光荣,省、市、县三级都已将责任落实到有关领导,坚持以上率下,加强三级联动,严格实施考核,从开局到交卷将贯穿全年。同时,这一场联合行动,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绝不允许损害侵害群众的利益。
为切实将包联服务落地、落实、落细,省委农业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和省农业农村厅强化组织领导,专门成立了“三队”包联服务领导组,尽锐出战,挂图作战,绩效对账;强化工作联动,有机融入“三农”整体工作,省市县同部署、同推进、同包联、同服务,“三队”联动与单队攻坚协同作战。
“特别是提出了开展‘五化’要求促落实和‘四个推动’促落实。”刘志杰说,“五化”要求促落实,即实体化落地,就是找准工作抓手,找准着力点,使工作具体化、实在化、可操作。项目化实施,就是要求像抓项目建设一样,从目标任务到工程进度、完成时限、服务成效上,都要有相应的内容、要求和严格的推进程序。季度化推进,就是遵循“三农”工作季度化特点,按季度制订工作计划,月月有任务,季季有重点。每季度末要及时“回头看”,检查审视工作,确保任务不拖延、事情不遗漏,不误农时,不违农事。责任化落实,就是将工作任务明确到每支队伍、每个队员头上,一级对一级负责,层层压实责任。信息化创新,就是充分利用现代化媒体、大数据、在线视频等创新服务,推动工作落实。
“四个推动”促落实,即通报推动,对重大工程、重要项目、重点任务按月通报,激励鞭策比学赶超、争先进位。一产要实施专项考核,采取“四联考”,即市县联考、部门联考、总投入与总产出联考、绝对值和相对值联考。案例推动,就是及时发现和挖掘先进典型,总结经验做法,用身边人、身边事激励包联干部提振精气神,用反面典型开展警示教育。现场推动,就是要现场办公、现场答疑、现场解决、现场落实。督导推动,就是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按季督促检查,及时掌握各组工作动态,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刘志杰最后坚定地说,学习一百年的党史,就是激励我们重新出发。“三队”包联服务是全省农业农村系统党史学习教育的成果引深和“我为群众办实事”的具体实践,是推动山西农业高质量高速度发展的一次载体创新。以情怀迎难而上,用脚步丈量民情。苦干加实干,认真更较真,出力更出彩,包联“三队”必将以战报做答卷,以优异的成绩献礼建党100周年!
本报记者金建强
1、凡本网来源注明“融媒在线(域名:KBQMT.COM)”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KBQMT.COM,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融媒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融媒在线)”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