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下午,襄汾的暴雨,来势汹汹。
从一开始的内涝,到席卷而来的洪水,再到人员被困……这里的群众经历了“黑暗时刻”,而这里的消防救援队伍也经受了一次非同寻常的考验。
灾情发生后,临汾市消防救援支队襄汾大队的消防指战员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支队全勤指挥部随即出动,平阳站、特勤站、开发区站、洪洞站、侯马站、翼城站、曲沃站等地的消防指战员也立即到场增援。
一时间,各方消防救援力量向襄汾集结,一场快速反应、协同作战、抗汛救灾的战斗全面打响,一幕幕救援场景让人感动,让人流泪,让人安心。
第一时间奔赴
15时许,第一波雨势暂缓。15时11分,襄汾大队接到第一起报警,县城老化肥厂一带积水严重,迎宾路消防救援站副站长刘达随即带领一车五人赶赴现场进行处置。紧接着,文泽苑、汾水苑、碧玉苑……积水警情越来越多,消防指战员奔忙于各地紧急排水。
与此同时,人员被困的警情也随之而来。17时左右,一女子打电话求救:“我和孩子被困在家里了,门打不开,水一直在涨……”
接警后,迎宾路消防救援站指导员夏志宇立即带领几名队员奔赴现场。到场后,救援人员发现水已经没至了胸部,年轻的妈妈正托举着8岁的儿子站在水中,焦急等待着救援。大家一起合力将门推开,夏志宇赶紧从女子手中接过孩子抱了出来,并安慰道:“不怕,不怕,这下安全了。”
18时58分,襄汾大队再次接警称:“东寨村多人被困,家中积水超过一米,积水越来越多。”根据这一情况,大队立即安排少量人留守继续排水,大部分救援力量第一时间到达受灾区域展开救援。
“到场后,大门被淤泥杂物堵塞,排水十分困难。救援人员只能先利用爬梯进入家中,把老人、小孩疏散到安全位置。随后,多人合力清除门口险情,疏散5名被困的群众。”刘达回忆道。
家乡有难 我要“参战”
“消防员,我妈妈和孩子可能被困在了地下室,请你们救救他们……”刚处理完一起警情,迎宾路消防救援站战斗班班长王如荣听到了一名女子的呼喊。
女子被困在了社区门口,由于她所处位置地势过低,已没过大腿的雨水裹挟着泥土顺着道路席卷而下,不少车辆也跟随雨水被冲下来,人一旦涉水非常危险。考虑到女子的紧急情况,消防员立即穿戴好个人防护装备,两组人员在马路两岸固定绳索,王如荣和另一名消防员一路搀扶、保护女子沿着绳索蹚水过了马路,立即跟随其前往家中查看她家人的安危。
“我们到的时候,她家的地下室也被淹了,我们反复询问、确认,最终得知两人已提前撤离至安全区域。”王如荣说,大家都松了一口气。
其实,此时王如荣的家乡河南省新乡市封丘县也正遭受更大的洪涝灾害,他的家也受灾严重。“家人是我的牵挂,他们安全了,我就放心了。”王如荣说。2005年加入消防救援队伍以来,王如荣一直在临汾市,他说:“临汾就是我的第二家乡,家乡有难,我当然要在救援一线。”
洪水中的“青春脊梁”
越是救援一线,青春的色彩就越鲜亮。面对汹涌的洪水,“火焰蓝”就是千家万户的保护色。
洪水中,一名父亲抱着年幼的女儿深一脚浅一脚地往前走着。他们身后三米处,一堵墙轰然倒塌,瞬间压在了停放在旁的轿车上。
这时,一旁的救援人员李泽熙看见了他们。“快去救救他俩!”说着,他和王如荣相互搀扶走过湍急的泥水,追上了父女俩。“前边的墙已经塌了,这里很危险,请尽快离开。”说着,他们便带领父女俩前往安全区域。女儿已经吓哭,嘴里不停地呼喊“爸爸,我怕……”“别怕,叔叔抱你过去。”三名救援人员用手臂搭起了“臂桥”,将小女孩紧紧护在怀中,踏过肆虐的洪水,一路行至安全区域。
在地下车库里,一名女子孤零零地在车顶上等待救援,水已经快要淹到车顶了,她很害怕。平阳路消防救援站的救援人员赶到后,立即决定派两名水性较好的队员着救生衣系安全保护绳并携带救生衣,贴近墙体探步接近被困人员,其余人配合。十几分钟后,他们成功接近了被困女子,并为其穿上了救生衣,就这样女子得救了。
而另一边,在救出一名十几岁的男孩后,救援人员王子健看到男孩没有穿鞋,他远远的就招呼:“孩子,来,快把鞋穿上。”话音刚落,他便脱下了自己的雨靴,给男孩穿上,自己光着脚踩进泥水继续救援。
浊浪滚滚,这些年轻的消防指战员们毫无畏惧、一路逆行,用他们青春的臂膀守护着更多的人。
“没事,马上就出去了”
夜深了,雨还在下,搜救被困群众变得愈加困难。救援人员几人一组,一边大声呼喊,看是否有人员还未撤离,一边观察周围是否有亮光,逐户搜索被困群众。
“同志,我们家有病人,你们能帮忙吗?”被困的老奶奶向救援人员求救,老人的老伴因患脑瘫,行动不便。得知情况后,几名救援人员跟随老人来到家中,将男主人搀扶着一点一点挪到了门口。而此时,赶来救援的车辆已经等在门外,大家一同将家人扶上车,送至安全区域。
“这里三楼有个需要用担架抬的老人!”消防员随即抬来救援担架,将老人固定好,慢慢抬下楼。“没事,老奶奶,我们马上就出去了。”大家安慰老人。
可是,受洪水冲击,小区内的车辆被冲到了大门口,导致大门无法打开。救援人员只能抬着老人绕行狭窄的小道,一路上,救援人员手嘴并用,一边用嘴咬着手电筒照亮前行的路,一边背着老人往出走。其间,一名救援人员还因行走困难滑倒在水中,可是他们坚持不用替换,一路护送老人脱离险境。
父子同心 两地抗洪
警情一起接着一起,襄汾大队的救援人员张国栋驾驶消防车一刻不歇,竭尽所能帮助受灾的群众。
得知他出警,远在河南新乡的爸爸心里担心,赶紧发信息询问。“不要紧,爸,你放心,我们在外面救援。你那边没事吧?”儿子同样担心身处灾区的父亲。“儿子,不要担心我,这边也有很多人帮助我们。你是消防员,要去帮助更多需要的人。我们共同加油!”爸爸给他打电话鼓劲。
一辆轿车被洪水冲了下来,他和两名队友赶紧上前,与洪水“较量”。他们用身体撑、用手拽、打方向,最终将车辆推至安全区域。
有路人前来求助,称家中处在低洼地带,积水严重,多人被困。他和队员立即前往,涉水将三名小孩背出……
凌晨时分,雨势慢慢变小,张国栋和队友们已经连续奋战将近10个小时,受灾的群众基本得到了安置。这时,他手心已磨出颗颗水泡。
尽管如此,他和队友们没有一个人离开。“天气预报说一会儿可能还有雨,我们要守在这里。”他们说。
本次救援,临汾支队共出动17辆车72人前往救援,成功解救被困人员68人,疏散人员323人。
图/李航
文/张馨之
1、凡本网来源注明“融媒在线(域名:KBQMT.COM)”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KBQMT.COM,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融媒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融媒在线)”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