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酷暑、战洪魔,流血流汗不流泪;驰千里、援灾区,掉皮掉肉不掉队。7月31日的河南省热火朝天,抢险救灾一线旗帜招展,人们来来往往穿梭不息……奔忙着的身影,一群橙色的身影格外鲜艳——他们就是首战洛阳、再战郑州、三战鹤壁的山西消防援豫救援队伍。
头顶35摄氏度高温 激战浚县防洪堤
当天,浚县西陈村附近防洪堤告急,威胁堤坝外村庄、农田和居民安全。山西消防援豫救援队伍接到紧急命令后,立即调派150名指战员到场抢险。
到场后,前线总指挥李俊丰迅速带领指挥部人员上坝侦察、了解情况。随着命令下达,指战员们紧张有序地展开行动,一组人装填沙袋固坝、一组人铺设水带排涝,烈日下,一条橙色长龙在堤坝上延展开来。
在35摄氏度的高温下,指战员们的头上、身上汗如雨下。为了安全作业高效排险,指挥部根据现场情况和天气因素,采取了“一战、一备、一休息”的轮流作战方案,以确保持续作战、不间断排险。同时,加强了后勤保障和防疫消杀工作,随时为指战员提供盐水、食物及解暑药,定时对人员及装备器材进行防疫消杀。
“你下去休息一下,让我来!”“没事,我能行!”轮换的时候到了,很多指战员迟迟不愿意离开这“战场”,战友们都担心彼此的身体吃不消,但大家都执着想继续留在堤坝上战斗。
从堤坝到休息区,每次来回,指战员们都得蹚着齐小腿深的积水走几百米的距离。到了休息区席地而坐,一脱战靴就能倒出半升水,裤腿、袜子、内衣早已湿透,脚趾也被泡得发白起皱。
固坝、排涝工作持续不停,洪水和人们的较量也从未停止。就在现场安全员巡堤时,突然发现坝体中间出现一处管涌,开始还是慢慢渗水,没多久已成细流。情况紧急上报后,现场指挥员立即作出部署,数十名消防指战员和护坝人员排成一排,接龙传递沙袋,填到管涌处。同时,运输卡车不断将沙土运到管涌处,然后由铲车推平、压实。很快,管涌消失不见,危险被扼杀在萌芽中。
截至当日19时,山西消防指战员共筑坝90米长、1.5米高、1.2米宽,填装沙袋3928个,排涝1.2万吨,封堵管涌3处,铲土78方,圆满完成各项抢险任务。山西消防指战员敢于吃大苦、敢于打硬仗、敢于闯新路、敢于争第一的“四敢精神”在这场战斗中展现得淋漓尽致。
兄弟齐上阵 晋豫同心抗灾情
在增援河南的队伍里,有这样一对兄弟。哥哥刘建国是吕梁支队作战训练科科长,负责本次吕梁支队增援任务分工和救援工作。弟弟刘涛是太原支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学府消防救援站指导员。接到增援命令后,兄弟二人都是第一时间递交了请战书,并随队伍集结出发。驰援路上,两人匆匆微信几句,约定好先不告诉父母,怕刚做完肺癌手术化疗的父亲担心。
河南省洛阳市偃师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厂坝体因暴雨冲刷出现局部塌方险情,刘涛第一时间带领突击队到达现场。由于坝基松软,无法使用大型机械,开始筑坝排险时,刘涛做好安全防护,带头跳了下去。清理淤泥,筑牢坝基,大家将一个个沙袋垒在缺口的位置。两天的抢险中,1860多袋沙袋,刘涛在坝体上坚持到最后一个沙袋合龙。
在接到福瑞城小区排涝任务后,刘涛带着大型城市排涝车赶赴现场。从侦察警戒、勘察地形、制定方案,到协调物业、铺设水带、架设抽水设备,他连续工作了八九个小时。在出水的一刹那,现场群众大声高喊:“山西河南一家亲,偃师人民感谢你。”
刘建国在新安区执勤点,每天和指战员们一起巡察水库,开展装备器材的适应训练。得知县政府和水利局前线水库防洪急需沙袋,连夜组织装填沙袋4000个。
7月25日,偃师区北关村积水严重。刘建国带领队员转战北关村。顶着32摄氏度的高温湿热天气,坚持排涝作业。作为现场指挥员,刘建国连续工作48小时,为现场人员作战编组,开展安全管控工作,深夜和指战员们排除供水系统故障,始终保持高度的责任心,全身心投入抗洪抢险工作中,力使受灾损失降到最低。
7月26日,刘涛接到命令,带两名队员去吕梁支队北关村排涝任务点进行轮换。接到命令后的他很兴奋,因为他很想和哥哥见一面,希望哥哥一切都好。
到达北关排涝点后,刘建国主动把轮换休息的机会让给其他队员。留下来和刘涛一起执行排涝任务。还没顾得上说几句话,兄弟二人就开始了机器巡检。由于天气炎热,加强远程供水系统长时间不间断工作,温度非常高,隔十几个小时就需要停泵散热。因为水中杂物多,时常堵塞吸水口,排水效率大幅缩减。为了确保供水系统能够更高效排水,减少群众的生命财产损失,兄弟二人做好保护,手拉手,一只脚踩在水边清理滤水器,维护抽水管线。直到第二天任务轮换,兄弟二人一起并肩作战了12个小时,在任务点完成抽水排涝6100多吨。
始料不及的感动 女儿画中的“生日团圆”
“宝贝乖,不哭了,等爸爸忙完了工作,一定马上回去陪你。”
“爸爸,我听话啦,我不哭了!”
7月31日,在结束了一天的救援工作后,大同支队云州区大队西坪消防救援站班长田杰赶紧拨通了家里的视频通话。视频另一头,女儿看到爸爸后先是惊喜,然后就哭了起来,不停叫着爸爸。田杰赶紧安抚女儿,让她要坚强,一定要听姥爷姥姥的话,自己很快就会回去。也许是听懂了爸爸的话,女儿擦了擦眼泪,点了点头,她告诉爸爸,要注意安全。看着越来越懂事的女儿,田杰内心五味杂陈。第二天,他收拾好心情,又与战友投入到了紧张的救援工作中。
女儿今年已经五岁了,田杰却因为工作忙的原因,没有陪女儿过过一次生日。本来今年他答应女儿一定回家陪她过生日,但没有想到赶上河南出现灾情。他毅然决然放弃准备好的休假,并主动请缨,积极报名驰援河南。而今年由于情况特殊,田杰妻子也在外面执行任务,一个月不能回家。因此,女儿生日父母都不在孩子身边。想到这些,田杰就感到很亏欠女儿。
由于爸爸妈妈都不在身边,孩子画了一幅生日“团圆画”,女儿站在中间,两边是爸爸妈妈分别牵着她的小手,前面是一个大大的蛋糕,这就是女儿过生日的梦想。田杰心中默默许诺,“宝贝,爸爸知道你的心思,这样的画面不是梦想,爸爸一定会为你实现这个愿望。”
能过一次这样的生日 他说:“值了!”
没有标准的生日蛋糕,没有父母在身边,有的是华夫饼干做的简易蛋糕,有的是出征战友的温馨祝愿,还有现场受灾群众送上的祝福。然而,对于大同市消防救援支队指战员靳岸霖来说,这个生日却让他一生难忘。
7月24日,是靳岸霖的24岁生日,而因为连日抢险任务的需要,他已经把自己的生日忘在了脑后。然而,前线临时党支部却一直没有忘记,救援休息间隙,党支部组织战友们悄悄准备了起来。
指战员们就地取材,用华夫饼干代替蛋糕,用酸奶纸箱剪成心形做蛋糕托,还有热心的河南群众送来了蜡烛,一个战地生日蛋糕完成了。
18时30分,村庄的排涝排水工作刚刚结束,一个特殊的生日会便在村头开始了,当战友们一起唱起生日歌,一名战友将特制蛋糕拿到靳岸霖面前,他既意外又感动,没想到大家在这么紧张的救援前线还记着自己的生日,顿时热泪盈眶。他与战友和群众们分享着蛋糕,心里充满了感激。第二天,靳岸霖带着大家对他的生日祝福,继续投入到紧张的救援中。
连日来,赴豫增援的40名大同消防指战员始终战斗在抢险救援一线,在地下车库排水现场、在垃圾处理厂堤坝加固现场、在王窑村排水排涝现场,都留下了大同消防指战员的橙色身影。指战员们克服难题,出色完成了各项任务。
文/本刊记者樊永吉 王辰龙 图/本刊记者孙江
1、凡本网来源注明“融媒在线(域名:KBQMT.COM)”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KBQMT.COM,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融媒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融媒在线)”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