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和王化雄(左)互加微信好友
摘黄花、采枸杞、收瓜果……这几天,云州区吉家庄乡牛寺沟村又迎来了一年中最热闹、最繁忙的日子。
提起过去的牛寺沟村,村里的报账员王化雄感慨万千:“土地贫瘠、生态脆弱,全村只有一眼供人畜吃水的机井,村里耕地都是旱地,只能种玉米和杂粮,农民收入低,将就能养家糊口。2014年,全村人均纯收入仅1500元。和过去相比,我们现在的日子真是翻天覆地呀!”
“从2012年,刘生进书记回村成了当家人,牛寺沟村就每天都在变。”王化雄2009年就在村里担任会计,现在依然是村里的报账员,他一路见证着村庄的发展变化,村“两委”首先从改善生产条件、调整种植结构入手,积极向上级部门争取资金、项目,先后新打了6眼深井并配套了节水管网,全村耕地基本上变成了水浇地。同时,引进了大同市亿诚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把村里的900多亩不适宜种植粮食作物的坡地流转给企业,发展枸杞种植,村民通过土地流转和在企业务工增加了收入。2017年,牛寺沟村实现整村脱贫。
盛夏七月,800多亩枸杞地里,鲜红的枸杞果挂满枝头;种植在废弃宅基地上的100多亩水果经济林长势喜人。尝到了产业增收甜头的牛寺沟人干劲越来越大,种黄花、种蔬菜、种瓜果……特色产业一个接一个上马。
今年,村里的300多亩黄花进入了盛产期,这几天种植户正忙着采摘,王化雄告诉记者,按照当前的黄花收购价估算,亩收入能有5000多元。目前,全村以黄花、青椒为主的经济作物种植面积达到500多亩,亩均收入6000多元。
这边摘黄花,那边收瓜果。“这个瓜非常适合牛寺沟生长,全都是沙壤土,透气透水,并且光线充足,昼夜温差大,便于积累糖分,口感非常好,根本不愁卖,客商们都是踩着点来村里收购呢。”王化雄告诉记者,“驻村企业利用村里沙壤地种植的网纹瓜,成了外地客商的抢手货。网纹瓜亩产3000多公斤,现在往外批发6块钱1公斤,一亩地能收入2万元。”
村里引进企业发展多种经营,不仅壮大了特色产业,也为村民就近务工增收提供了便利。“企业就在我家附近,一出门就能打工,特别方便,空闲时候到枸杞田打零工,一天100元,菜花地一天140元、黄花地一天120元。我家中还有35亩地,种植青椒、大葱、谷子、玉米和小杂粮,一年收入八九万元没问题。”王化雄告诉记者,近几年来,全村农民在家门口打工收入近100万元,户均收入都能达到3万多元。
“现在的日子真是今非昔比,虽然整天忙得团团转,但我们天天有钱赚,生活有奔头啊!”王化雄对现在美好生活心满意足。
记者曹鑫
1、凡本网来源注明“融媒在线(域名:KBQMT.COM)”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KBQMT.COM,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融媒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融媒在线)”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