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访谈 > 正文
爱洒乡村育桃李
发表时间:2025-04-02 19:05:30来源:

北路梆子《段家湾》剧照。

“隔山那个隔水呀哎亲亲,不隔那个音;

山曲曲那个串起哎亲亲,两颗颗那个心。”

近日,以全国劳动模范刘桂珍事迹为原型创作的北路梆子《段家湾》在忻州大剧院首演。北路梆子《段家湾》里的老党支书把《隔山隔水不隔音》这首歌当党歌记在心里,并把这首歌教给自己的接班人柳玉珍。作为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献礼作品,这个题材有时代的光泽,有引人思考的话题,符合我们时代对文艺作品的需要。

北路梆子《段家湾》的故事在刘桂珍的真实事迹基础上改编而成。故事围绕柳玉珍一人兼四职的故事展开,即将高考的柳玉珍被父亲叫回段家湾担任教师,在父亲的真诚劝说下,柳玉珍选择留了下来,当第二年高考马上来临,柳玉珍准备去高考,老师还没请来时,老党支书再次劝说,柳玉珍再次选择留下来。柳玉珍为断念想,她嫁给了村里的拴根。在带领村民脱贫致富的路上,父亲不幸去世,柳玉珍担起了村党支部书记的担子,因为村里没村医,又担起了村医的担子。一干就是一辈子,柳玉珍就是这样一位甘于牺牲,不计个人得失的基层干部。

非常荣幸,我陪编剧曾去段家湾拜访过刘桂珍。她敏捷的思维,微笑的脸庞,矫健的步伐,恰到好处的关怀,睿智的言语,让我打心眼喜欢这样的基层干部。一路和编剧探讨剧本,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基层干部,党需要什么样的文艺作品,成为探讨的重点话题,看到北路梆子《段家湾》立在舞台上,我很欣慰,由不得想谈一些自己的粗浅看法。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基层干部?北路梆子《段家湾》里明确写道:

小的是,玉珍是个女人家,大的是,担沉好像大山压。

六个村都在我这根藤藤上面挂,每一家都像是藤藤上的瓜。

医药箱,肩上挎,藤条棍,手中拿。

背篓里日用品要啥就有啥,乡亲们夸我是“十项全能”“一把抓”。

由此可见,未来农村发展所需要的基层干部是无私奉献、坚守岗位、十项全能、一把抓的干部。第一场,父亲讲“不管公社还是乡,粗藤藤还是共产党。群众就是藤上的瓜,瓜甜全靠藤藤壮。”第三场父亲讲“不管是多重的担子,就是挣死骆驼累死马,也要像这棵老槐树一样,活出一个好样样!”老党支书的这两段话,说出村党支部书记的使命,说出基层干部最需要的品质——坚持不懈的拼搏精神,也回答了基层需要什么干部的问题。

主人公柳玉珍是这样的干部吗?她是怎样成为这种干部的?北路梆子《段家湾》中,柳玉珍从一个十几岁倔强的小姑娘,瞬间成长为为帮父亲而愿意在村任教的柳老师;从发愁如何从拴根、志远中选其一结婚的小玉珍,慢慢成长为为百灵嫂看病的医生;从只知听话懂事的村党支部书记女儿,不得不成长为决策村庄前途命运的柳支书;从任劳任怨的中年妇女,一步步成长为精明强干的柳主任,这个过程生动展现了柳玉珍的一生,也告诉了我们基层干部的成长历程。

对于表演来说,一个人物多种角色,多种身份比较难把握,从目前的舞台呈现来看,主演苏瑞芳唱功、念功、做功都好,是一个非常全面的演员,对柳玉珍内心戏的把握还比较准确,如果继续打磨,主演苏瑞芳可以从基层需要什么样的干部角度来思考柳玉珍不同身份的本质特征。细细揣摩,仔细品悟,将基层干部的综合素质演出来,将每种身份的内外不匹配甚至错位演出来,我相信,舞台上的柳玉珍将是非常吸引人的一个人物形象,她将是情感丰富饱满、生气勃勃、和蔼亲善、聪明智慧的基层女干部形象。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文艺作品?这个问题是剧本抛出来的问题,老党支书把《隔山隔水不隔音》这首晋北情歌当党歌来听。党的思想通过民歌能传达给我们,那我们需创作什么样的新时代文艺作品来呼应党的号召呢?

首先,好作品的情感张力大。北路梆子《段家湾》的编剧深刻挖掘柳玉珍不愿意留在农村,不得不留在农村,安心留在农村的情感发展过程,从中看到一个朴素女孩子的成长过程,看到一个无奈的灵魂在众人的期待中一次次蜕变成长的过程,情感戏非常饱满有力。编剧设计矛盾设计得好,谁家都有高考的孩子,大多数人都高考过,但这么一件普通的事,主人公就是办不成,主人公想高考就是考不成,这一矛盾把群众情感和演员情感打通了,观众与柳玉珍形成共鸣,并形成强烈的回声效应,观众愿意跟着剧情进一步关注她的思想变化和情感发展。

其次,好作品的语言精确,有嚼头。北路梆子《段家湾》这个戏很大的一个魅力是语言,演员的舞台语言有动作有画面,而且内涵丰富,特别有嚼头。比如:“好我的村支书嘞”是百灵嫂的口头禅,一开口就有这样一句话,将老支书在百姓心中的位置渲染得清清楚楚。再比如:“刨出鱼鳞坑,垒起聚水墙;拗开石头缝,种子土中藏;洒下咸汗水,长出绿苗秧;种草种树种希望,盼望荒山披绿装。”和“种活一棵,不愁一坡;绿了一坡,富了一窝”,语言中含着层次递进的动作,群众边舞边唱,画面感清晰,戏就好看。

最后,北路梆子音乐开阔嘹亮,好听。在音乐上,该剧结合了晋北的民歌小调,具有浓厚的晋北地方特色,又发挥了北路梆子唱腔的高亢激越的特点,有很多好听的唱段和旋律,比如:主人公柳玉珍的唱段,虽然有的比较长,但是作曲做得情感细腻,感情层次清晰,苏瑞芳唱得又清脆有力、一气呵成,观众看得过瘾,听得过瘾,剧场赢得多次掌声。

现代戏难写,就是难写在艺术真实和现实真实的问题上,北路梆子《段家湾》为解决艺术真实和生活真实的问题,巧妙避开了真人真事,主人公名字改为柳玉珍,剧名改为地名《段家湾》。这种方法巧妙避开了现实真实的限制,是个很好的尝试,能让编剧驰骋想象,全力追求艺术真实。

总之,现代戏需要有时代的光泽,时代呼唤有温度有力度的现代戏。北路梆子《段家湾》作为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献礼作品,主题深刻,立意高,虽然初立舞台有一些小毛病,但瑕不掩瑜,相信经过打磨,会成为一部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都非常好的优秀作品。

耿志仙

责任编辑:刘映
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融媒在线(域名:KBQMT.COM)”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KBQMT.COM,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融媒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融媒在线)”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1. 字号加大
  2. 字号减小
  3.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