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 正文
融媒体时代用镜头讲好视觉故事
发表时间:2025-04-05 08:50:24来源:山西日报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建设全媒体成为我们面临的一项紧迫课题。”“党报、党刊、党台、党网等主流媒体必须紧跟时代,大胆运用新技术、新机制、新模式,加快融合发展步伐,实现宣传效果的最大化和最优化。”融媒体时代,作为新闻传播重要表现形式的新闻摄影,如何讲好视觉故事成为业内人士探索的重要课题。
  融媒体时代需要的视觉故事。随着融媒体时代的到来,反映现实、记录历史的新闻图片、视频等新闻影像作品越来越受到媒体的重视和读者的欢迎,在讲好新时代故事中显现出得天独厚的优势。在阅读碎片化时代,在短短的几分钟甚至几十秒内让读者产生阅读兴趣,正是视觉故事的先天优势所在。在融媒体时代的背景下,视觉故事又有了新的特性。首先,视觉故事的图片在保持新闻基本属性的同时,要让读者能够直观地感受到现场情形所传递出来的情绪,从而产生共情。其次,视觉故事的文字描述要非常生动简洁,要确保读者在等车、喝茶等碎片化时间内,通过点击一组图片和一段简短文字就能轻松完成一次新闻信息的获取。第三,视觉故事要留有一定的细节“空白”,要激发读者了解更多故事细节的阅读欲望,起到引导流量、细分读者的作用,这是融媒体时代视觉故事必须要承担的使命,要扮演好新闻报道“先锋”的角色,充分发挥“图”入为主的作用。
  视觉故事产生共情。在传统的新闻报道中,新闻摄影更多地是用一张图片来传递新闻事实,所以是“瞬间”决定成败。通常的情况是,摄影记者到达新闻现场后,了解事件发展流程,找出关键时间点,摆好机位,判断新闻人物的动作,在关键瞬间按下快门,就基本完成了一次新闻报道任务。在这种经典的摄影报道流程中,摄影记者只把自己当成冷静的旁观者,客观地记录新闻事件。读者在看到新闻图片时,也只是简单地了解新闻事实,很难产生共情,很难形成阅读“黏性”。
  人物情绪的呈现。视觉故事在讲述新闻事实的过程中最应该注重的就是情绪的表达,因为这是新闻故事的灵魂所在。情绪在舆论场中其实并不是稀缺物。作为新闻媒体从业者,在讲述视觉故事时一定要控制情绪,而不是被情绪所控制,这考验一名新闻工作者的职业素养。2018年,笔者在太原市阳曲县凌井店乡安塘村采访扶贫工作时,几乎用了一整天的时间和村民聊天,拉近彼此的距离。当村民放下心防,开始吐露心声的时候,笔者才开始用镜头捕捉蕴藏新闻人物情绪的瞬间,最终完整地向读者传达了村民在面对扶贫时忐忑不安而又憧憬未来的真实情感。所以,拍摄视觉故事首先要静下心来,要深入新闻人物的内心,要感受新闻人物的情绪变化,只有这样才能捕捉到最生活、最生动、最饱满、最感人的瞬间,才能以“情”动人。
  故事细节的挖掘。在日常新闻摄影的拍摄过程中,由于篇幅或版面等客观原因,通常只能刊发一张新闻图片。为此,摄影记者在拍摄的时候,也就更多地会选择大场景来拍摄。因为大场景一般都包含的新闻要素会更多,读者能一目了然地了解新闻事件的内容、环境、人物等信息。但与此同时,大场景图片也有着明显的缺点,那就是距离感。读者在看到这种照片时,往往不会有过多停留。视觉故事之所以称之为故事而不是报道,就是希望读者能够通过图片将自身放置到新闻人物所处的事件和环境当中,感同身受,丰富人生感悟。要达到这种传播效果,那就只有靠细节的挖掘。这就需要摄影记者在拍摄视觉故事之前,就要对新闻事件本身的背景、人物关系等要素进行梳理和评价,要对新闻事件细致入微地观察。一个新闻事件可能有无数个细节,但记者在对新闻事件有了评价后,自然会选取与评价相近的细节来观察。正如著名摄影师解海龙的代表作《大眼睛》,这幅图片就是对细节观察最典型的代表。仔细分析《大眼睛》这幅新闻图片,一双饱含情感的大眼睛瞬间会让读者感同身受。这也正是作者在对希望工程这一新闻事实做出自己评价后所选取的细节。这个细节包含了孩子对上学的渴望,对未来的憧憬。这份情感正是通过细节准确无误地传达给读者,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值得每一个新闻摄影人学习实践。
  讲好视觉故事的价值取向。2020年底,太原市地铁2号线正式通车。为了做好这个重要事件的报道,笔者从地铁2号线开工以来,先后30余次深入地铁2号线沿途站点,全方位、多角度拍摄了大量的图片资料。在拍摄的过程中,笔者反复思考怎样才能讲好地铁2号线即将通车这个视觉故事,要表现什么样的主题才能让这个故事的传播力更强。笔者最终将故事要表现的主题定位在太原进入“地铁时代”这个点上。基于此,笔者通过镜头去捕捉这个大事件的见证者、参与者的情绪,将太原进入“地铁时代”的具化影像传达给读者,省内各大媒体平台都对这个视觉故事进行了转载,取得了很好的传播效果。
  融媒体时代,如何讲好视觉故事,是摆在每一个摄影记者面前的现实问题,是融媒体时代必须要拿下的新闻报道“高地”,我们也都在为此努力着、探索着。但是,无论何种新闻表现形式,都应该引导受众向往真、善、美,都应该激发受众建设美好家园、热爱生活的情绪,讲好视觉故事亦需如此。(作者:山西日报摄影部 史晓波)

责任编辑:刘映
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融媒在线(域名:KBQMT.COM)”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KBQMT.COM,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融媒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融媒在线)”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1. 字号加大
  2. 字号减小
  3.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