愉快的时光总是稍纵即逝,距离开学的日子越来越近了。回顾这个假期,不少孩子们度过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美好时光:由于“双减”等政策的颁布和实施,学校作业越来越少,和培训班说“拜拜”;游泳、阅读、户外玩耍……孩子们的“兴趣爱好”在这个暑假发挥得淋漓尽致。不少家长高兴地说:这个暑假,孩子们玩美了,心情变好了,和父母的关系也融洽了。
开学进入倒计时,轻松闲适的假期马上就要结束,是时候帮助孩子们“收心”了。眼下,孩子们的兴奋情绪还难以平复,作息时间还处在紊乱状态,如何帮助他们轻松过渡呢?8月23日、24日,山西晚报记者进行了采访。
更多户外活动让孩子乐开花
“这个假期没作业,孩子在家根本坐不住,成天在小区里玩耍,吃饭都喊不回来。”说起孩子的这个暑假,家住太原市小店区中正锦城的周女士直呼“管不住”,八九岁正是爱玩的年龄,好多孩子都在户外玩耍,一天能玩五六个小时,一个个晒得溜黑,“好处是,孩子们都交到新朋友,脸上笑容明显多了。”
家住龙潭公园附近的李女士,隔三差五就要陪着孩子去“夜游”。“晚上八点多了,很多孩子在龙潭公园玩耍,经常是由志愿者王老师带着。”李女士说,王老师是附近小学的体育老师,特别会组织游戏,孩子们在他的组织下一起玩木头人、墩墩游戏等,玩得特尽兴。
阅读、游泳、户外玩耍,这三项几乎是孩子们这个暑期的“重头戏”。山西晚报记者在太原市一所小学的班级群里发起调查,20余个参与调查的孩子中,大部分在假期里阅读了课外书,近三分之一的孩子参加了游泳学习,所有孩子都“玩美了、玩嗨了”。
户外活动多了,孩子和父母关系都融洽不少。受奥运会影响,这个暑假,徐先生的儿子迷上了羽毛球。“以前,孩子张口闭口都是‘妈妈’,自从和孩子一起打球,我们父子间话多了,孩子有什么问题也爱和我商量了,爸爸的形象一下子高大起来。”徐先生笑着说。
“收心”有妙招
众所周知,开学前要给孩子们“收心”。但“收心”不能太早,也不能太晚。太早的话,孩子心里会产生焦虑情绪。太晚的话,家长和孩子都会陷入“兵荒马乱”的状态。“所以开学前一周,是收心的最佳时机。”在山西省实验小学从教多年、太原市优秀教师李建星老师说,“这个时机收心,孩子既不会产生心理抗拒,又会有足够的时间做开学前准备。”
可是,有些家长对待“收心”这件事略微简单粗暴,比如把孩子爱玩的玩具、常穿的轮滑鞋、喜欢的动画片、还没读完的课外书等一股脑收起来,这样反而容易引发孩子的逆反心理。
开学前一周,到底应该做好哪些“收心”的准备工作呢?李建星老师建议,开学前有6个“关键点”需要家长和孩子协同合作完成。
为孩子提供安静的“收心”环境。按照孩子所在学校的正常作息时间起居,尽量不要组织太多的娱乐活动。按时准备一日三餐,督促孩子早睡早起,按时午睡,及时调整生物钟,提前适应学校的作息时间。
与孩子一起回味有趣的假期生活。家长和孩子一起把假期生活“倒电影”式地回放一遍,对照假期计划,看哪些已经完成,哪些尚未完成。可以一起分享假期中的收获和遗憾(读书、休息、娱乐等各方面),并及时总结经验或分析原因。
共同检查作业完成情况查漏补缺。提醒孩子检查回顾作业的完成情况,还有哪些未完成,尚有时间予以完成。很多孩子经常将作业拖延至正式开学前一晚,挑灯夜战,通常在身心俱疲的状态下,草草应付。因此,建议家长和孩子提前开启这项工作,及早查漏补缺,高质量完成作业。
多多交流帮孩子做好心理建设。家长可以和孩子聊聊学校发生的趣事,以及孩子在学校要好的同学朋友,引起孩子对学校生活的向往和对同学的思念之情。鼓励孩子提前和同学联系交流,让孩子期待新学期的见面,也期待新学期的到来。
与孩子一起制定新学期计划。家长和孩子可以一起展望未来,提前做规划和打算,在学校的目标是什么,新学期是不是要学一门新特长等。制定学习计划、树立目标可以帮助孩子明确方向,消除盲目感,也能帮助孩子更好地进入学习状态。
读懂孩子情绪给予积极心理暗示。开学在即,有些孩子可能会对上学感到“焦虑”甚至“紧张”,这都是正常的情绪。家长要正确做好沟通和引导,理解孩子所产生的这些情绪,分析其产生的原因,给予有针对性的鼓励和支持。家长要与孩子一同进入学习状态,多鼓励多沟通,跟孩子一起听听音乐、读读书也是一种有效的情感交流,更会达到润物无声的教育效果。
山西晚报记者 武佳
1、凡本网来源注明“融媒在线(域名:KBQMT.COM)”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KBQMT.COM,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融媒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融媒在线)”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