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泽区东安路片区街心小花园。本报记者姚凡摄
生态福祉,人人共享;低碳生活,人人参与。
营造绿色低碳生活新时尚,做建设生态家园的践行者和倡导者,让低碳生活蔚然成风,这是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动力转换的重要引擎。近年来,迎泽区积极探索生态发展之路,构建绿色低碳新发展模式,绿色发展、低碳生活已经成为迎泽区的新时尚。
发展风电项目,做好能源绿色转型
在迎泽区东山地区,一项风电项目正式签约。将投资3.7亿元,在郝庄镇捐子村、沟北村、西祁家山村、东祁家山村等村的北侧山坡上建设12台输出功率4兆瓦的风机,总装机容量达48兆瓦,产生的电力将就近接入太原市晋安变电站。
太原东山地区地势开阔,风力资源丰富,气象因素影响较少,适合发展风电产业项目。经过迎泽区政府积极协调,与山西迎润新能源有限公司达成合作意向。迎泽区政府相关负责人介绍,该项目对助力建设绿色循环产业体系,拉动地方经济发展、降低能源碳排放强度、改善大气环境质量、推进低碳城市建设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近年来,迎泽区把节约能源和降低排放作为重点发展方向,严控煤电项目,着力以绿色低碳引领减排进程,以减排约束倒逼行业创新。包装印刷、化工等传统工业企业也纷纷制定错峰生产计划,加强技术创新,有效减少挥发性有机物产生,减轻臭氧污染,逐步从“灰色发展”向“绿色发展”过渡。
迎泽区发改局局长要瑞琪说:“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要加大项目推进力度,将乡村振兴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相结合,为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治理南沙河生态,守护良好水环境
杨柳依依,繁花似锦。漫步在南沙河河道治理中段,一幅岸绿景美、水清河畅的生态画卷映入眼帘。南沙河的治理为“八河”治理工程提供了样板。
南沙河快速路不仅缓解了周边主干道交通压力,同时也极大地方便了周边居民的出行。“南沙河两岸绿意盎然,小游园里芳草萋萋,成为我们休闲纳凉、锻炼身体的好去处,如今的南沙河与以往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60岁的王宇峰在南沙河岸边居住近30年,谈起南沙河的变化,幸福之情溢于言表。
生态治河,久久为功。记者了解到,目前,南沙河上游生态治理工程一标段正在加紧施工,治理范围为南沙河上游山区,治理流域面积25.82平方公里,主河道治理长度13.99公里。
项目实施后,林草覆盖度将提高到78.8%,新增水面面积44.12公顷,每年蓄水113.81万立方米,一次可以拦蓄洪水45.39万立方米。同时,可促进地下水位快速回升,提升汾河水质,改善汾河流域生态环境,并成为太原市最大的海绵体。
强力防治,让蓝天白云常驻
如今,走在迎泽区的大街小巷,蓝天如洗,空气清新,令人心旷神怡。这种“超爽”的感觉,源于近年来迎泽区着力开展的“蓝天保卫战”“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煤改电、煤改气”等工作。
“2018年以前,这条街上烧烤摊很多,油烟味大,还经常占道经营,影响居民出行。现在烧烤摊变成了烧烤店,碳炉也换成了电炉,安全、卫生还环保。”家住南海街的刘杰讲起露天烧烤整治时开心地说道。
近年来,太原市迎泽区城乡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大队严格按照“炉具进室、桌椅进厅、油烟净化”的标准,采取巡、防、治相结合的方式,充分利用行政执法、数字化城管和群众举报三大巡查力量,建立联动机制,实现了露天烧烤清零、空气清新、街道干净。
不仅如此,2016年以来,迎泽区拆除燃煤锅炉109台,取缔散乱污企业47个,推进12个村、32个社区共2628户完成煤改电(气)工作,实现了清洁供暖全覆盖。“现在村里给我们供暖了,既暖和又方便还省钱,家家户户再也不用烧煤了,村里空气也好多了。”董家庄村村民李凤娥说道。
垃圾分类,让绿色低碳理念深入人心
“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做好垃圾分类,是打造城市文明高颜值的关键一环。”作为一名垃圾分类督导员,老军营街道桃园南路一社区的武伟每天都会准时守在分类垃圾桶放置点,督导垃圾分类工作。
“现在环境好多了,大家都能够将垃圾按照有害垃圾、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分门别类进行投放,夏天也闻不到垃圾的臭味,蚊虫也少了……”说起垃圾分类,小区居民纷纷竖起了大拇指。
“刚开始实行比较困难,大家抱怨太麻烦。但是环境治理刻不容缓,如果现在不做出改变,那么将来产生的后果我们更难承担。”每当看到居民将垃圾投错地方时,武伟大和其他生活垃圾分类督导员都会不厌其烦地给他们讲解生活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并将这些垃圾重新分拣,投放到指定的垃圾桶里。
据了解,截至目前,迎泽区共有1256个小区、9个山区村开展了垃圾分类,共选派垃圾分类督导员485名,覆盖居民21万户,实现了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
本报记者姚凡 通讯员赵艳竹 兰杰
1、凡本网来源注明“融媒在线(域名:KBQMT.COM)”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KBQMT.COM,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融媒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融媒在线)”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