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晚报讯(记者 辛戈 实习生 王思畅 孙博悦)涉案人数多,作案次数多,作案手段原始,对文物的破坏性大……9月7日,山西省人民检察院向社会发布信息,近日临汾市尧都区人民检察院以涉嫌盗掘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倒卖文物罪依法对被告人卫某某、洪某某、李某某等12人提起公诉。
“墓葬被盗造成原墓葬结构损坏和遗存信息缺失,对古代文化的保护研究造成了不可弥补的损失。”检察官介绍,2020年12月至2021年3月间,被告人卫某某、洪某某、李某某等12人先后在尧都区贾某乡的耕地内作案6次,盗掘古钱币(布币)若干、古陶罐5个。后经临汾市公安局委托,山西省博物馆对其盗墓地点进行鉴定,确定作案地带墓葬均为东周时期古墓葬,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此外,据犯罪嫌疑人李某某交代,在2020年,他曾通过被告人卫某某介绍,从他人处购买青铜剑一把。经省博物馆鉴定,该青铜剑为东周时期文物,鉴定等级三级,李某某的行为已涉嫌倒卖文物罪。
办案检察官介绍,古墓葬是人类文化遗存的组成部分,看似不起眼的钱币、陶罐,可能就印证着某一时期的历史。盗掘者在不具备专业知识能力、缺少必要设备和保护措施的条件下,以求财为目的地挖掘古墓葬,给古墓葬带来毁灭性的破坏。在下一阶段工作中,检察机关也将积极探索拓宽公益诉讼等外领域的范围,开展针对古文物的公益保护行动,及时向履行文物保护职能的行政机关提出检察建议,通过多方联动,构筑起古墓保护的有效防线,形成文物保护的长效机制。链接
《刑法》第三百二十八条规定:盗掘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古文化遗址、古墓葬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较轻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一)盗掘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古文化遗址、古墓葬的;(二)盗掘古文化遗址、古墓葬集团的首要分子;(三)多次盗掘古文化遗址、古墓葬的;(四)盗掘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并盗窃珍贵文物或者造成珍贵文物严重破坏的。
1、凡本网来源注明“融媒在线(域名:KBQMT.COM)”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KBQMT.COM,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融媒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融媒在线)”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