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郑娜)“全覆盖摸排”“精准化优派”“分类别管控”“清单式管理”,9月12日,记者获悉,近段时间,忻州市把好“研判关”,在全市推广试点县代县“一次实绩考核、一次民意调查、一次知识测试、一次违规违纪‘起底’、一次健康体检、一次经济责任审计、一次荣誉筛选”的“七个一次”综合分析法,逐村逐社区对2494个“两委”班子运行分析研判,摸清换届“家底”,确保高质量完成村(社区)“两委”换届。
经全面摸排和分析研判,忻州全市村“两委”主干人选平均年龄46岁,大专以上占49.3%;班子成员人选平均年龄48岁,大专以上占27.4%。
如何真正为农村选拔出致富带富能力强、能推动乡村振兴、敢闯敢拼、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干部,为社区选拔出治理和服务能力强的干部?忻州在拟选拔8962名在外本土人才进入村“两委”班子的基础上,按照换届关于年轻干部的配备要求,对“无人可选、有人难选”的村,加大从县乡机关事业单位选派力度,专门下发“实施办法”,明确每个乡镇(街道)至少选派1名35周岁以下、全日制本科及以上学历年轻干部到村担任党组织书记。目前,全市选派164名年轻干部全部到村担任党组织书记;35岁左右村“两委”主干人选315名,平均每个乡镇2名;35岁以下村“两委”干部人选2586名,平均每个村1名。
同时,忻州市还把破解重点难点村难题作为关键。按“平稳、一般、复杂”将2494个村(社区)分类定级,对确定“复杂”等级的86个村,由县委书记和组织部长带头包联,挂牌督办,“一村一策”进行整治,实现换届前全面“清障销号”。针对合并行政村,忻州为撤并村、搬迁村预留职数,实行专职专选,力争每个撤并村要有一名干部进入中心村“两委”班子。截至目前,梳理换届风险点31条,制定应对措施104项,对包联走访情况“飞行检查”80余次。
1、凡本网来源注明“融媒在线(域名:KBQMT.COM)”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KBQMT.COM,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融媒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融媒在线)”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