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旅 > 正文
腾讯助力云冈石窟数字化保护和传承
发表时间:2025-04-05 05:09:03来源:山西晚报

山西晚报讯(记者 贾瑞婧 马继玲)8K的影像分辨率、0.03毫米的点云精度、95%以上的色彩还原精度,按照上述标准进行数据记录,再重新解构、分析、重组,开展虚拟复原、虚拟还原等深层次应用——大同云冈石窟数字化尝试正取得积极成果,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开辟了新空间。近日,在腾讯组织的“99公益日”云冈石窟第16窟数字化保护采访活动中,云冈研究院数字化部门负责人宁波透露:自2003年开始数字化尝试至今,云冈石窟基本完成了石窟总量1/3的数据采集,在形成文物数据模型、数据衍生品等方面作出积极探索。

云冈研究院党委书记张焯表示,数字化技术上个世纪80年代首先在美国出现,然后向世界逐渐推开。中国这几年的数字化技术发展特别快,因而很快就进入到第一方阵。云冈在文物数字化方面走得比较早,2003年就对整个云冈一公里长石窟的外立壁进行了扫描,绘制出极其精准的云冈外立壁的图,彻底改变了过去传统的测绘方式。有特殊灾害的情况下,云冈完全可能通过这些精准的数字记录,把这个洞窟再恢复出来。

由于空间之巨大、结构之复杂、雕刻之精细,云冈石窟数字化仍存在诸多难点,其中以第6窟最为典型。第6窟设计精细,雕刻华丽,内容丰富。高达15米的中心塔柱分上下两层,四角各雕立体方形九层塔,下层四面开出大型双重佛像龛,龛龛不同。洞窟四壁雕满佛龛造像和装饰纹样,密密麻麻。依靠现有的设备,无法对该窟进行数字化采集。此外,数据采集后如何按照北魏、辽金更早时期石窟原貌及周边风貌进行数据还原,还是云冈石窟下一步数字化的方向。

数字技术不光是在洞窟进行测绘扫描,留下数据资料,还有历史记录、档案材料以及研究成果也进行全面地搜集、整理、扫描,形成文字图像数据库。从2020年开始,云冈的智能化大数据中心也建立起来,把云冈的洞窟经过扫描以后,在电脑上经过建模,形成图像,3D打印,实现云冈多年来复制洞窟的梦想。这几年云冈除了一些小件单壁的复制之外,第3窟被等大复制在青岛,成为世界范围内最大体量的文物复制项目。北京建筑大学和云冈合作把18窟复制出来放在了北京大学的校园,成为北京的一个地理坐标。这两个洞窟都是采用桁架上等大复制,不可拆装,但在第12窟做成了积木式,可以随便拆装、随便运输,可以到全国各地甚至世界各地去巡展。

张焯表示,这些年对洞窟的数字化扫描,给云冈提供了无限发展的可能,数字化的触角会伸到各个领域和角落。智慧景区数字化在景区服务和管理方面也会有所应用。云冈有若干个博物馆,希望这些博物馆能够在线上展览,把不同时代的云冈展现出来,增加游客对云冈的了解和知识面。在景区服务和管理方面,数字化的应用范围可能更强。从全国看,数字化和旅游相结合也是刚刚迈出一步,未来数字化的发展前程不可限量。

目前,云冈石窟选择对第16窟161窟进行数字化修复。第16-1窟有200多尊造像流失海外,云冈研究者计划通过数字化修复项目,让人们从AR中看到更完整的石窟。在云冈石窟数字化中,腾讯正在跨界加入。在此次“99公益日”活动中,腾讯游戏20多款游戏和电竞赛事助力云冈石窟项目,呼吁大众关注云冈石窟第16窟数字复原展示项目。未来,腾讯游戏也将调用前沿技术,运用到更多国宝级石窟寺的数字化复原中。

责任编辑:刘映
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融媒在线(域名:KBQMT.COM)”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KBQMT.COM,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融媒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融媒在线)”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1. 字号加大
  2. 字号减小
  3.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