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 > 正文
体卫融合 健康生活
发表时间:2025-04-05 04:59:52来源:山西日报

在全民健身的大背景下,运动健身成为社会新时尚,越来越多的人享受着运动带来的健康和快乐。如何科学合理锻炼,避免运动不当或运动过度给身体带来损伤,成为人们日益关心的话题。
  今年8月国务院印发《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年)》(以下简称《计划》),重点提到体卫融合,探索建立体育和卫生健康等部门协同、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运动促进健康模式。

盲目健身 越练越伤身

  退休的李瑞终于有时间开展自己的运动计划,早晚走路锻炼,每天至少上万步,几个月后,膝关节莫名疼痛,而且越来越严重,上下楼都成了问题。去医院诊断发现其膝关节已严重变形,半月板撕裂,传统治疗难以奏效,不得已做了膝关节置换。他为自己盲目运动懊悔万分。
  跳绳导致胫骨上端骨折、跳舞造成肌肉拉伤、打篮球伤到脚踝、跑步把自己“跑”进医院……在日常生活中,不少人被运动损伤所困扰,本想通过锻炼强身健体,谁知却事与愿违。人们不禁疑问,为啥别人运动不损伤,我运动就出问题?别人能跑马拉松,我跑几百米就腿疼?搁别人那儿运动是良药,搁我这儿却变“毒药”?
  随着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实施,以及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建立,人民群众积极踊跃地加入到健身行列中来。然而,由于健身的盲目性,加上缺乏科学运动指导,不仅难以取得相应效果,反而危害身体健康。
  “跳绳导致骨折可能是患者平时运动少,肌肉力量下降,突然的运动强度超过骨骼的耐受限度而引起的。”山医大二院运动医学中心是我省首个运动医学中心,主要进行各种运动损伤、关节疾病及其他运动系统相关疾病的诊断、治疗和康复,中心主任、学科带头人杨自权介绍,近年来,运动损伤呈逐年增多的趋势,自2018年中心成立以来,全科门诊量达到每周300例,有时光他个人一天会排十几台手术。
  对于运动损伤,杨自权很有发言权。“身体肌肉力量减弱减退、运动前不做准备活动或准备活动不充分、身体状态不佳、动作不正确、运动过度、缺乏自我保护能力等都可能引起运动损伤。”他说,只有科学合理的运动才能起到改善代谢、调节免疫、增强体质的作用。

科学锻炼 练出精气神

  9月26日,在长风智慧社区健身中心,刘娜充分热身后,先在固定器械上锻炼腿部力量,然后来到自由力量区进行锻炼。她每周会来健身中心3次至5次不等,分别针对自己身体不同部位进行锻炼。看着她娴熟的动作,俨然是一个健身老手。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刘娜已经是2个孩子的母亲,以前孩子一生病自己也跟着生病,于是她有了通过健身提高身体素质的想法,刚开始请教练进行专业指导,掌握动作要领后就自行锻炼,坚持了几年,效果显著,很少生病,精气神好了很多。
  长风智慧社区健身中心是全国7个智慧社区健身中心试点之一、我省唯一试点,中心积极响应国家提倡全民健身的号召,从成立开始,就将每周三定为全民健身免费开放日,吸引大批运动爱好者前来。
  今年8月,太原首个智能健身驿站落户老军营小区,划船器、椭圆漫步机、坐推训练器……这些以前在健身房才能看到的健身器材出现在这里。“真是太方便了,回家路上就能解决自己的锻炼难题。”常来“打卡”的张丽高兴地说,健身器械上配有电子显示屏,实时显示健身时长和消耗的卡路里,同时能监测心率值等身体健康数据,所有数据可以实时上传至手机,有效帮助运动者实现个人运动管理,让户外健身更环保、智能、科学。
  生命在于运动,运动需要科学。长风智慧社区健身中心负责人王若明向记者介绍,为了让健身人群了解自己身体状况,中心配备十项智能体测检测仪器,实时收集上传检测数据,科学对数据统计分析,追踪健身群众体质变化,合理安排健身计划,为群众制定科学系统的健身方案,有助于快速高效增强健身者的体质。

体卫融合 防控疾病新趋势

  记者注意到,《计划》中将以前提的“体医融合”调整为“体卫融合”,相关专家解读说,“体医融合”侧重于以运动治疗疾病,“体卫融合”则融入了通过运动预防疾病的概念。
  近几年来,我省积极开展科学健身指导服务,惠及广大城乡居民。开设科学健身大讲堂,开展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和优秀评比工作,科学健身的指导队伍不断壮大,全省共有各类等级公益社会体育指导员9万余人,科学健身模式不断创新,太极拳、柔力球、健身球操、健身秧歌、广播体操等健身项目的培训工作下沉至县(区),抽调优秀教练员深入到县、乡对健身群众进行面对面培训,普及科学健身的各类知识。
  自2011年国家体育总局在山西大学设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基地以来,已培训807名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学员最大年龄70岁,最小26岁,现已全部服务于山西社会体育事业。
  太原市万柏林区的郭芳林就是其中一员,坚持带领群众从事各种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从简单的排舞,到后来组织木兰拳、柔力球、健身球、太极拳、秧歌、红墙操等排练展演,如今在太原广场舞圈子里很受欢迎。“参加活动的多是中老年人,针对他们的身体特点,循序渐进锻炼,对心血管、呼吸、消化系统等方面的疾病有一定改善作用。”她觉得最重要的是群体活动让大家身心愉悦。
  “健身是一门学问,科学合理的运动能强身健体,增强机体应激反应,从而提高身体免疫力。”山西大学体育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陈安平介绍,运动之前一定要做充分准备活动,以增加关节活动幅度,提高肌肉、韧带等软组织弹性;基本活动开始阶段强度不宜过大,逐渐进入状态,找到自己舒适的运动强度和运动量,以轻微出汗或脉搏120—140次/分为准;运动后要进行适度放松和拉伸,让各器官系统逐渐恢复到正常状态。“运动期间还要保证充足的睡眠和合理的饮食,使身体机能稳步提高。”

本报记者周慧芳

责任编辑:刘映
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融媒在线(域名:KBQMT.COM)”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KBQMT.COM,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融媒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融媒在线)”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1. 字号加大
  2. 字号减小
  3.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