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论繁华都市,还是偏远山村,邮政服务无处不在。
税邮合作、警邮合作……与政府相关部门共建便民服务平台。
助力乡村振兴,将我省“特”“优”农品销售到全国。
打造惠农平台,配送优质化肥到农家院。
严格落实防疫措施,确保人民群众放心接收邮件。
10月9日,我们迎来了第52届世界邮政日。作为邮政行业的“国家队”,中国邮政在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保障公民通信权利等方面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特别是今年以来,中国邮政立足新发展阶段,坚持新发展理念,服务新发展格局,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加快转型升级,以落实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为主线深化改革创新,保持了健康持续发展,在2021年《财富》“世界500强”中排名第74位。
一年来,中国邮政全面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量质并举抓经营,多项发展指标创近5年新高。
1-8月,集团公司收入增幅9.37%;利润增幅21.94%,创近5年同期新高。普遍服务质量全面提升,社会用邮体验持续改善。快递物流业务狠抓时限提升、市场拓展、成本压降,全力打造快递物流行业“国家队”。邮储银行推进特色化、综合化、轻型化、数字化、集约化“五化”转型,加快构建金融服务生态圈,经营业绩超预期。中邮保险坚持“保险姓保”,推进“引战混改”,实现了速度、规模、质量、效益协调发展。
一年来,中国邮政全面落实国家重大战略部署,扛责力行勇担当,央企责任充分彰显。
扎实做好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围绕解决农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个体农户的“融资难、物流难、销售难”问题,积极打造惠农服务新模式。加快县、乡、村三级物流体系建设,推进“交邮联运”“邮快合作”,补足农村地区流通短板,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持续推进绿色包装、绿色运输、绿色金融工程,建设绿色邮政。加强风险防控,未发生重大金融风险案件和安全生产事件。
一年来,中国邮政全面落实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破立结合促改革,企业内生动力显著增强。
完成邮储银行300亿元定增,提升了资本充足率和风险抵御能力。成为数字人民币指定研发机构之一,在新一轮电子支付竞争格局中建立了先发优势。获批筹建邮惠万家银行,开国有大行直销银行之先河。中邮保险成功引入120.3亿元战略投资,是中国保险业最大的增资扩股引战项目。全面落实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建立健全公司治理和市场化经营机制,开展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试点。深入推进快递物流业务“两集中”管控、陆运网、干线运输、中心局和揽投网改革,进一步增强了核心竞争力。
一年来,中国邮政全面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固本培元提能力,邮政竞争实力持续提升。
不断完善快递物流业务时限、市场、成本、服务四大数据库,为加快发展提供了强大数据和技术保障。持续推进数智化转型,强化IT赋能,数据应用成效显著。邮储银行新一代核心系统技术平台投产上线,是国有大行中首个采用企业级建模方法与分布式架构搭建的企业级核心平台。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起步之年,今年世界邮政日的主题是“创新驱动复苏”。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我们将坚决把创新摆在邮政改革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坚持以客户视角、竞争视角、行业最佳实践视角找差距、补短板,遵循行业规律、市场规律、价值规律促改革、求创新,着力推动中国邮政高质量发展。
坚定不移推进发展模式创新。
全面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创新发展邮政传统业务,深入推进邮储银行“五化”转型,加快推动中邮保险实现价值成长,全面提升邮政快递物流业务发展质效,积极探索农村电商发展新模式,推动中国邮政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发展。
坚定不移推进体制创新。
认真落实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加快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扎实推进领导人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推进“岗位+职级+薪酬+绩效”体系建设。稳步推进普遍服务与竞争性业务分类核算、分业经营。持续深化快递物流业务改革,着力构建新的竞争优势。
坚定不移推进科技创新。
以业务、数据、技术等中台体系建设为核心,加快推进“数字邮政”建设,实现客户服务敏捷化、员工赋能数字化、生产运营智能化。制定科技创新激励机制,加快新技术研发应用,提高智能运营管控水平。
坚定不移推进服务创新。
推动普遍服务均等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我们将坚持“邮政多跑腿,群众少走路”,通过“叠加叠加再叠加,代理代理再代理”,全力打造“普遍服务+农村电商+快递物流+金融”综合便民服务平台。加快构建县、乡、村三级物流体系,全面助力乡村振兴战略,服务“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浩渺行无极,扬帆但信风。立足新发展阶段,中国邮政将继续深化改革创新,加快转型发展,坚决走好新时代中国邮政“长征路”,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1、凡本网来源注明“融媒在线(域名:KBQMT.COM)”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KBQMT.COM,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融媒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融媒在线)”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