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2021年度全省“小升规”重点培育企业升规业务培训班(晋城站)举行。面向晋城市62户“小升规”重点培育企业,省市中小企业主管部门、统计部门、税务部门分别就企业上规政策、申报审核流程、税收优惠政策等知识进行了详细解读。
近年来,我省从推进全方位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把“小升规”培育作为“个转企、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企业发展路径的重要一环,全力以赴推动中小微工业企业上规升级,涌现出了多条途径升规、龙头带动促集群等新经验。
截至9月底,全省“小升规”重点培育企业2300多户,其中主营业务收入达序时进度的已有1100多户,为全省全年净增1000户规上工业企业目标任务的圆满完成奠定了坚实基础。三晋大地中小微企业活力迸发,逐浪前行,为我省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
5年3184家企业“蝶变”
省小企业发展促进局局长薛江炤介绍:“近年来,我省接连出台促进中小微工业企业上规升级的政策措施,多措并举推动企业上规升级,取得了显著成效。‘十三五’期间,全省培育“小升规”企业3184户,超额完成五年目标任务总数1950户的163.28%,净增1902户,为全省工业经济增添了新骨干。”
《关于进一步推动全省中小微工业企业上规升级的指导意见》的实施,明确了中小微工业企业上规升级的总体目标和政策措施。《山西省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条例》的出台,以法治方式促进中小企业成长壮大。政策举措也从初期的税收奖补扩展到目前的资金奖励、税费减免、项目倾斜、人才支持、要素保障等17个方面。省级“小升规”奖励频次在首次升规一次性奖励基础上增加了持续在规奖励,首次升规奖励额度从每户几万元提高到每户30万元。省级“小升规”奖励资金从2013年的334万元提高到2020年的2.586亿元。市县两级积极配套资金奖励。省、市、县三级政策红利,大大激发了企业主动升规、稳定在规的积极性。
深挖存量拓增量,“小升规”有了多条路径。全省中小微工业企业上规升级渠道,由原来的助力规下工业企业成长壮大升规1条路径,新拓展了鼓励同类型规下企业兼并重组升规、支持实力较强的个体工商户转企升规、引导已达规模但未入规的企业主动升规、推动新开工企业投产达效升规、帮助其他行业为主导行业的企业向以工业行业为主导行业的企业转型升规5条路径,并视同“小升规”企业享受奖励政策,有效开辟了企业上规升级新渠道。
帮助企业排忧解难,各级各部门同向发力,“双月入企服务周”“送政策、送服务、送专家”三送活动、“春雨润苗”专项行动等入企服务活动蓬勃开展。助力企业成长壮大、上规升级的服务生态全面提升。
打造中小企业产业森林
我省正处于推进转型发展蹚新路、出雏型的关键时期。对照“十四五”转型出雏型的总体目标,全省迫切需要挖潜蓄能、提质增效,推动更多中小微企业上规升级,合力推动工业经济在转型中加快发展。
省小企业发展促进局副局长史国兵告诉记者,坚持需求导向,突出服务为本,我省中小企业系统将在营造更优营商环境、打造一流创新生态等方面下功夫,大力助推规下工业企业上规升级。
营商环境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土壤。省小企业局委托第三方机构正在开展全省中小企业发展环境评估,将积极推动政务服务事项“跨省通办”“全省通办”,完善政企沟通、企业诉求协同处置等工作机制,助力营造更优营商环境。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8月19日,2021年“创客中国”山西省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大赛圆满结束。中小企业创新技术及产品展、全省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现场服务对接、高校毕业生专场招聘会及创新人才、创客对接等活动将陆续展开。我省着力于全方位打造一流创新生态,倾力把创新发展的“关键变量”转化为中小微企业上规升级的“最大增量”。
管理弱、融资难、人才缺是制约中小微企业上规升级的三大瓶颈问题。对此,我省中小企业主管部门将帮助企业强弱项、补短板,引导中小微企业实施规范化股份制改造,推动银行业金融机构创新融资服务便利模式,加大对“小升规”企业的融资支持力度,实施企业家素质提升工程,并支持中小微企业与高职院校开展校企合作。
政策千万条,落实第一条。我省已出台税收等系列优惠政策支持“小升规”。各级各部门要加大对支持中小微企业上规升级的政策落实力度,并进行细化优化,确保企业真正享受到政策红利。
强化服务是助力企业上规升级的重要一环。以“双月入企服务周”“送政策、送服务、送专家”三送等活动为载体,截至9月底,省市县三级中小企业主管部门累计深入3917家规下工业企业开展常态化入企服务,梳理企业需求1114条,解决企业反映问题408个。目前,省小企业局正在积极构建区域创新大数据管理系统,产业链图谱与山西省中小企业发展创新工作图集即将完成。“此举将汇聚创新资源,提供精准服务,导航创新发展,最大限度发挥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的促进作用。聚焦目标任务,我们将以推动中小微企业上规升级为切入点,打造出一片生态完整、结构优化、创新迸发的中小企业产业森林,为山西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薛江炤说。
以示范推动全面共同发展
总投资13亿元的山西宝航重工年产10万吨风电法兰建设项目从开工建设到成品下线用时310天,成为定襄县优化营商环境,助力企业跑出升规“加速度”的样板。该县成立服务专班,全面推行“承诺制”改革和“全代办”工作机制,聚焦此项目建设中的堵点、难点问题,全程提供“保姆式”服务,政企携手、同频共振,促成项目投产,并且创造了不到一年时间培育一家规上企业的“定襄速度”。
创建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县(开发区)是我省的一项创新性举措,旨在创建过程中培育、发现、创造不同类型县域(开发区)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新经验、新模式、新机制,形成示范标杆效应,推动全省中小企业高质量全面共同发展。
定襄县是我省2021年度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县(开发区)之一。县委书记王建峰在介绍“小升规”助力民营经济高质量高速度发展时说:“定襄县在创建过程中通过理念赋能、制度赋能、要素赋能、改革赋能、链条赋能、重组赋能、科技赋能、精准赋能、机构赋能、人才赋能,实现理念、模式、产品、要素、科技、开放‘六大创新’,助推更多企业和企业家逐渐站到发展的‘C位’。”
作为全国四大锻造产业集群之一,定襄法兰锻造产业历史悠久,形成了数量集中的中小微企业群体、产业集群。该县将立足已经形成的基地、产业、园区、企业、平台,引导中小微企业转型升级,到2022年底努力实现规上工业企业的“双倍增”计划目标,奋力蹚出一条带动周边、影响全市、促进全省的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新路。
“雷渤锻造有限公司与金石锻造有限公司整合之后,企业产值实现快速增长。兴旺达锻造公司与宝航公司、昊坤法兰集团公司与昊坤环锻公司等8户企业实现强弱联合,全县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格局日趋形成。目前,全县中小微企业发展后劲十足,‘小升规’企业达到88户,成为全省规上企业净增数量最多的县,可以肯定,到年底这个数目还会增加。”定襄县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主任张素峰对此信心满满。
本报记者晋帅妮
1、凡本网来源注明“融媒在线(域名:KBQMT.COM)”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KBQMT.COM,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融媒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融媒在线)”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