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李青)游戏打得好,游戏账号也会变得值钱,更有玩家会把自己的“高级”账号进行出售,这也催生出一群瞄准玩家口袋,欺骗玩家感情和金钱的骗子……10月27日,太原市公安局网安支队对外通报了一种针对游戏玩家的新型诈骗。
据网警介绍,一些骗子打着买玩家游戏账号的幌子,利用虚假交易平台,骗取玩家手里的钱财。近期,这类诈骗全面升级,骗子有了更先进的诈骗手段,一套“组合拳”打下来,有不少群众中招。
究竟,骗子们是如何得逞的呢?
太原网警从头到尾给记者梳理了一遍这个升级版的新型游戏诈骗套路,骗子经心编排的“剧本杀”把玩家“玩”得团团转,可以说处处皆是坑。
首先,骗子会以游戏玩家的身份主动联系卖家,表示有意收购游戏账号,且愿意出高价。这样突如其来的金钱诱惑,让很多卖家觉得“这笔交易十分划算”,所以双方很容易谈妥。
鉴于很多人没有什么“卖号”经验,在交易的时候,骗子都会装作很懂行的样子,表示身边人都用某平台交易,专业的游戏交易网站更加有保障,并教卖家如何上架售卖。
事实上,骗子所提供的这个游戏网站是自己建立的钓鱼网站。当卖家按照骗子的指示,进入该网站把账号信息上架售卖后,骗子会伪造成功支付的页面,让卖家误以为资金已到平台账户。可当卖家提现时,系统则显示由于操作失误,资金被冻结。
当卖家提现失败时,骗子开始自导自演“唱双簧”。一边引导卖家联系客服解决问题,一边假冒交易平台客服,告知卖家账户由于个人操作失误被冻结,需要充值一定金额才能解冻,解冻后会把两笔资金一并返还。
若卖家表示没有钱可以解冻,配合不了平台操作时,骗子立马化身受害者,以“钱是你自己操作失误冻结的,我已经付了钱,现在只想拿回我的号”“你自己的问题肯定要负责”这样的“道德压制”让卖家良心不安,从而配合“客服”。
据一位网警讲,如果“道德压制”不管用,骗子则把卖家说成一个诈骗犯,威胁要去报警。甚至假冒警察,发送民警图片及报案视频,用恐吓的方式攻破卖家的心理防线,要求卖家继续在该平台完成交易,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在这类骗局中,受害者多为年轻人,甚至是未成年人。他们辨别能力较低、心智不成熟,遇到一些吓唬的话语或字眼时,更容易感到害怕,从而被诈骗分子一步步操控。
综上,我们可以看出这样的一个新型诈骗——骗子假冒了买家、客服、警察等多重身份,融合了“道德压制”、恐吓等多种心理操控术,已然是一套成熟完善的话术。
太原市公安局网安支队在此提醒大家,网上交易时一定要通过正规交易平台,不要轻信对方发来的链接或者客服信息,时刻保持警惕,避免上当受骗。遇到此类情况时,还可以通过国家反诈中心App或拨打报警电话向警方求助。
1、凡本网来源注明“融媒在线(域名:KBQMT.COM)”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KBQMT.COM,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融媒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融媒在线)”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