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 > 正文
8条措施加强就业帮扶防止因灾返贫致贫
发表时间:2025-04-19 17:08:47来源:山西经济日报

省人社厅、省财政厅发布通知——

【坚决打赢防汛救灾攻坚战 全力以赴恢复重建美好家园】8条措施加强就业帮扶防止因灾返贫致贫

 

  10月26日,省人社厅、省财政厅发布通知,就加强就业帮扶防止因灾返贫致贫提出8条措施。
  开发临时性公益性岗位。经省应急管理厅统计确定的我省受灾县(市、区),可围绕灾后重建过程中建房、修堤、筑坝、清淤、退水等项目,自主开发临时性公益性岗位(不受计划性审批限制,按要求确定帮扶对象并组织人员上岗,后续将有关情况报告所在市人社局),岗位存续期限不超过6个月,到期退出。临时性公益性岗位要求全日制用工,按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给予岗位补贴,并由用人单位为公益性岗位人员购买保额不低于30万元的人身意外伤害保险,所需资金从就业补助资金中列支。各地要从速开发临时性公益性岗位,劳动者上岗时间不晚于2021年11月底。
  鼓励小微企业吸纳就业。小微企业新吸纳受灾县(市、区)的建档立卡脱贫劳动力、防返贫监测帮扶对象劳动力且稳定就业半年以上的,按每人1500元的标准给予一次性吸纳就业补助,从就业补助资金中列支,政策执行期为文件印发之日起至2021年12月31日。支持小微企业从速吸纳上述劳动者,在2021年11月底之前安排劳动者上岗并签订6个月以上劳动合同的,可先行领取吸纳就业补助资金的70%,剩余30%待劳动合同期满后领取。
  加大对就业帮扶车间支持力度。就业帮扶车间参照小微企业享受上述吸纳就业补助政策,加快落实就业帮扶车间其他相关补贴政策。
  开展公共就业服务专项帮扶。积极对接3个省外劳务服务中心站、114家工作站,征集适合受灾群众就业的岗位,建立岗位信息清单。在受灾较为严重的县(市、区)组织专场招聘会,根据受灾群众就业意愿,采取省外输出就业和就近就地就业相结合的方式,促进尽快就业,跟进做好权益维护和服务保障。
  鼓励市场主体助力就业。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等市场主体为受灾县(市、区)的建档立卡脱贫劳动力、防返贫监测帮扶对象劳动力提供公益性服务的,按照推荐劳动者在县内、县外省内、省外成功就业且与用人单位签订规定期限劳动合同的,将现行的300元、500元、800元的职业介绍补贴,分别提高到500元、800元、1000元。政策执行期为文件印发之日起至2021年12月31日。
  优先核发受灾企业稳岗补贴。对受灾地区的企业优先核发稳岗返还资金,在实现“免申即享”的基础上,通过后台数据比对方式,首先审核受灾企业,确保符合条件的企业及早享受政策红利,助力受灾企业稳定职工就业岗位。
  全力保障失业人员基本生活。畅通失业保险关系跨省转移接续,对在省外从业辞职回乡参与家乡重建、失业保险关系随之转移回我省的参保失业人员,优先办理转移手续,优先审核资格条件。凡符合申领失业保险金和失业补助金条件的返乡失业人员和受灾参保失业人员,要及时受理、加快数据比对,缩短审核时间,按规定加快发放到人。
  稳定受灾地区企业劳动关系。支持受灾情影响的企业就职工工资待遇、休息休假等权益与职工协商,稳定劳动关系。对因灾情未能及时返岗的职工,用人单位可考虑通过年休假、轮休、调休等措施冲抵;对因灾失业或者返乡的劳动者,要督促指导企业为其及时足额发放工资。
 

本报记者王佳丽

 

责任编辑:刘映
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融媒在线(域名:KBQMT.COM)”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KBQMT.COM,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融媒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融媒在线)”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1. 字号加大
  2. 字号减小
  3.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