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双11”电商购物节,众多商家开始调整策略,通过改善消费者体验、延长选购时间、提升消费者满意度和幸福感等办法来提振释放消费需求,不仅在消费者服务、市场主体和商品等方面出现新看点,更折射出消费市场发展的新态势。
与往年相比,今年“双11”购物节一改曾经的零点模式,各大主流零售平台大力提倡不熬夜、健康买的消费新主张,纷纷开启“晚8点”模式,将预售和付尾款的时间点提前到晚上8点的黄金时段。在电商销售服务中,众多商家更是由集中发力冲击销量,转向持续平稳地以过硬产品、优质服务来增加消费者关注度和品牌黏性,让“双11”的狂欢益发显现出理性的底色。尤其令人称道的是,在平台监管明显趋严、对不正当竞争监管力度加大等因素影响下,推动平台健康、有序发展已成为行业共识和众多商家的明智选择。这表明,我国数字消费市场正日趋成熟。
从我省来看,经过十多年的磨合适应,线下店铺也不再自外于“双11”,而是以积极的姿态主动加入“双11”促销,同时把线上作为线下实体店的延伸和补充,入驻美团、抖音等电商平台,通过秒杀等活动吸引粉丝入店。本土的美特好超市、唐久便利等都推出了各种打折优惠活动吸引消费者,修葺一新的太原钟楼街上,许多专卖店也都打出了“双11”的促销宣传,受到消费者青睐。
今年京东“双11”榜单上,我省购买力排名位居全国第20位,11日当天成交额环比增长59%。同时,山西农特产品也通过电商物流快递销往全国各地。据统计,山西中通农副产品快件占到发件业务的47%,并在运城等网点专门开设多温区冷仓,满足生鲜产品分拨、配送要求。这种由电商销售-物流配送模式倒逼出来的配套冷仓,不仅解决了农产品保存难、销售难的沉疴痼疾,今年年底还有望实现在全省网点的冷链覆盖。可以预见,全省农特产品对外销路将更加宽广。这是数字技术赋能重构传统服务业的产业链、价值链的生动实践。
服务业占据经济总量的半壁江山,一头连着经济发展,一头连着民生福祉。通过“双11”购物狂欢节之一管,可以窥见经济韧性、消费潜力之豹斑。可以预期,随着国家出台的促消费各项政策的持续显效发力,全省服务业提质增效深入推进,我省消费市场将继续保持回升向好态势,有望实现预期增长目标。
省第十二次党代表大会报告鲜明指出:“服务业要提质转型,实现高端融合发展。”这就必然要求,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促进传统消费扩容升级,推动新型消费加快成长。从长远看,促消费仍要从夯实消费增长基础、提升居民消费能力、激发居民消费意愿等方面入手。多措并举形成政策合力,更需要加快新技术对传统服务业的改造提升,培育服务经济新的增长点,进而双向拉动,使其成为提振经济发展和提升民生福祉的催化剂。
张国栋
1、凡本网来源注明“融媒在线(域名:KBQMT.COM)”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KBQMT.COM,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融媒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融媒在线)”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