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快递员、外卖送餐员、网约车司机、电商微商平台销售者、知识服务提供者、网络直播者、自媒体从业人员等为代表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大量涌现,成为劳动者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增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职业荣誉感,确保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各项劳动保障权益落到实处,省人社厅、省发改委等8部门近日下发《〈关于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的指导意见〉的实施方案》(简称《实施方案》),明确提出,要规范企业用工行为,健全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公平就业、劳动报酬、休息、劳动安全、社会保险等制度,加强职业伤害保障,完善诉求表达机制,为劳动者维护合法权益提供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防范化解劳动纠纷,提高就业质量,促进形成重视关心、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良好社会氛围和齐抓共管工作格局,增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实施方案》提出,企业应加强劳动合同的订立。符合确立劳动关系情形的,应当依法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条件成熟的可以订立电子劳动合同。不完全符合确立劳动关系情形但企业对劳动者进行劳动管理(简称“不完全符合确立劳动关系情形”)的,应当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协议,合理确定企业与劳动者的权利义务。个人依托平台自主开展经营活动、从事自由职业的,按照民事法律调整双方的权利义务。
保障公平就业。企业招用劳动者不得违法设置性别、民族、年龄等歧视性条件,不得以缴纳保证金、押金或者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不得以任何名义扣押劳动者居民身份证等证件和物品。
保障劳动报酬。企业应按时足额以货币形式向提供正常劳动的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不得克扣或无故拖欠。企业应建立劳动报酬合理增长机制,逐步提高劳动报酬水平。
保障休息休假。要推动行业明确劳动定员定额标准,科学确定劳动者工作量、工作时长和劳动强度,不得让劳动者超强度劳动。
完善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保险政策。全面取消灵活就业人员在就业地参加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保险的户籍限制。企业应当为建立劳动关系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缴纳职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保险。鼓励不完全符合确立劳动关系情形的劳动者以灵活就业人员身份参加职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保险。
强化职业伤害保障。采取政府主导、信息化引领和社会化力量承办相结合的方式,建立健全职业伤害保障管理服务规范和运行机制。鼓励平台企业通过购买人身意外、雇主责任等商业保险,提升平台灵活就业人员保障水平。
《实施方案》提出,各级人社部门要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提供个性化职业介绍、职业指导、创业培训等服务,推动招聘服务网络化、便民化。将符合条件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纳入申请创业培训补贴范围。支持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就业,并加大社保补贴等政策落实力度。
鼓励新业态新经济发展。要依法做好市场主体登记工作,对销售农副产品、日常生活用品或者个人利用自己的技能从事便民劳务活动的个体经营者,进一步拓宽其活动的场所和时间,依法予以豁免登记。建立扶持个体工商户发展的工作机制。
优化社会保险经办。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要探索适合新就业形态的社会保险经办服务模式,在参保缴费、权益查询、待遇领取和结算等方面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
加强职业技能培训。适应平台经济发展的需求,建立适合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职业技能培训模式。积极推进“互联网+职业培训”,鼓励支持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参加职业技能培训,保障其平等享有培训的权利。
同时各级工会要加快综合服务网点建设,更好地满足广大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基本生活需求,为其工作生活提供便利。
本报记者王佳丽
1、凡本网来源注明“融媒在线(域名:KBQMT.COM)”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KBQMT.COM,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融媒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融媒在线)”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