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泽州县川底镇人大主席团主要适应新时代人大工作新要求,坚持在探索中实践,在实践中创新,全力打造镇人大代表联络站、村级代表联络点、人大主题文化广场三大平台,健全工作机制,创新工作方法,不断推进新时代人大工作取得新成效。
落实“双联”机制 密切联系群众
联络站规定每月15日为“人大代表接待群众日”,以“请进来”的形式组织辖区内各级人大代表分期分批接待群众,充分发挥代表“上情下达、下情上传”的桥梁纽带作用,帮助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急事难题。通过扎实开展代表集中联系日活动,将各级人大代表拧成一股绳,拉近代表与代表间的距离,形成履职合力。
通过扎实开展代表进站联系群众活动,广泛听取群众呼声,对于群众反映强烈的上小河辅桥急需改造、川底中心小学交通堵塞、贫困户帮扶、集中供暖等问题,集中汇总整理,形成闭会期间的建议,分级分类交由镇人大主席团转交镇党委、政府办理,一些集中突出的问题带到人代会上讨论解决。活动开展以来,见面率和办复率达100%,群众满意率和基本满意率达100%。
在利用代表联络站把代表“请进来”接待群众的同时,镇人大主席团组织代表“走出去”,开展视察调研、走访群众、监督评议等工作。深入实地、深入企业、深入项目一线观摩,问诊把脉,营造解难题、破难点、攻难关的工作氛围,推进了川底镇热源代替改造供热管网配套工程、吕管够康养村项目、风车天路、垃圾转运收集点改造升级等项目的顺利实施。
延伸履职平台 拓宽沟通渠道
进入冬季供暖季以来,川底镇人大代表联络站迎来了一拨又一拨代表、群众,大家围绕供气、供暖、村容村貌提升等问题,面对面交流,各抒己见、踊跃发言,场面热烈。
随着上小河辅桥改造完成、川底中心小学交通堵塞消除、川底镇热源代替改造供热管网工程竣工等民生问题的逐步解决,群众们有问题更愿意来代表联络站里找代表了。
镇人大主席团趁热打铁,将人大代表联络平台的建设向村级延伸,在村级设立了四个代表联络点,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拓宽了人大代表与人民群众的沟通渠道,进一步发挥代表倾听民声、反映民意、集中民智、为民代言的作用。目前,根据川底镇片区划分,四个村级联络点均已建成,并规定每月15号开展“代表接待群众日”活动。各代表联络点还组织辖区内人大代表积极参与到清扫卫生死角集中整治行动等活动。通过不定期深入到群众中去,发放宣传资料、开展科普宣讲,引导群众参与到美丽乡村建设中来。人大代表的示范引领作用得到进一步彰显,逐渐形成与群众良性互动的良好氛围。
打造文化广场 展现人大风采
为更好宣传川底镇人大工作,展现当代代表风采,镇党委政府多方谋划、筹集资金,积极打造人大主题文化广场。主题文化广场通过植入人大主题元素,在宣传栏设立了民情民意、法律常识、时事要闻、代表风采、培训学习等版块,彰显人大内涵,突出人大特色,让广场更加接地气,更贴近并服务辖区群众。
设立在广场旁边的“代表之家”通过定期更新中央、省市县决策部署和川底镇人大工作动态,定期公开代表履职情况,接受人民群众监督,真正把“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落到实处,让人大主题文化广场成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宣讲阵地、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实践地。(张莉秦静香)
1、凡本网来源注明“融媒在线(域名:KBQMT.COM)”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KBQMT.COM,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融媒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融媒在线)”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