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城供电公司客户经理深入山西建龙实业有限公司了解钢铁生产和自备变电站运行情况。 卫小鹏摄
今年以来,细心的人们会发现,原本经常加班加点、挑灯夜战的运城供电公司客服中心工作人员基本上都是按时上下班,工作节奏没有以前那么“疯狂”了。对此,许多知情人士都说,这是该公司创新工作机制,成立全省首个业扩联合作业中心带来的新变化。
努力优化供电营商环境,切实为群众多办好事实事,不断提高供电服务质量和水平,是国家电网各级供电公司的追求。去年四季度,运城供电公司负责人在走访调研中发现,一直以来,客户服务中心秉承“一口对外”和“内转外不转”的工作理念,但由于机制不畅,实际操作中难免还存在一些弊病,如不加以改进,久而久之会影响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公司的办事效率,最终损害到客户利益和公司形象。从长远发展和服务客户考虑,需要进一步创新机制,以减轻依赖单个人员协调的工作压力,提升整体办电效率。
经过广泛深入研究,今年年初,该公司以柔性团队形式,成立了省电力公司系统首个业扩联合作业中心。该中心下设客户服务组、专业协同组和技术专家组,人员主要由营销、发策、运检、调控、信通等相关部门业务骨干构成。其服务机制是客户服务组“一口对外”,为每个分散的项目配置专属客户经理,全过程跟踪服务,并通过应用自主建设的办电服务管控平台,实时传导项目进展信息;结合实时信息,专业协同组集中决策、联合作业;技术专家组开展竣工检验“预验收+云服务”。同时规定,3个组每周要召开一次碰头会,集中敲定近期要办的事情。
“成立业扩联合作业中心,相当于是将原来处于后台位置的发策、运检、调控等专业部门服务前移,主动服务相关项目,省去了客户经理挨个儿协调这一环节,工作效率得到显著提高。”该公司主管营销工作的副总经理李建宏这样介绍。
“成立业扩联合作业中心之后,客服中心协调各部门的工作量明显减少,大家可以集中精力为客户去办更多更好的事情。”该公司客服中心主任车晓剑表示。
“从事客户经理工作10多年,今年是最轻松的一年。”该公司客服中心客户经理李文斐开心地说。
“每周固定召开一次碰头会,集中研究解决业扩报装问题,既可以为客服经理减轻负担,也提高了我们的办事效率,使我们的工作更加具有规律性,更有条理。”该公司发策部霍剑涛对此深有体会。
体会最为深刻的还数专线客户。
山西建龙实业有限公司今年进一步扩大钢铁产能,新增生产能力150万吨。为确保电力可靠供应,他们向运城供电公司客服中心提出了自建第六座变电站的申请。随即,运城供电公司业扩联合作业中心迅速行动,以最快速度完成了供电公司应办的各流程业务。
“这些天,客户经理李文斐比我们还着急,天天打电话催问我们工程什么时候可以竣工预验收,我们正全力加紧施工,争取早日投运。”山西建龙实业有限公司能源中心主任佀红喜说。
“我们今年在运城主城区共建设10个充电站210个充电桩,目前已全部投运。每天用电2万千瓦时,一个月基本上是60万千瓦时。原本以为办理用电手续特别复杂,没想到只去了一次,客户经理闫飞就将所有事情安排得妥妥帖帖,一天也没有耽误。”说这话的是惠民运能新能源公司副总经理刘永峰。
“运城供电公司的服务质量原来就很好,现在更好了。他们的办事效率超出用电企业预期,整体工作状态和作风走在了全省前列。”华能山西综合能源有限责任公司电网办主任张琨给业扩联合作业中心点赞。
“截至11月底,业扩联合作业中心成立10个月来,已受理专线用户48户,平均业扩配套工程整体建设时长缩短61.88%,竣工验收及送电效率提升50%,供电方案答复效率提升55%,客户的获得感和满意度全面提升。下一步,我们要继续倾听呼声,改进工作,更好地服务广大客户。”运城供电公司营销部副主任赵盈鑫诚恳地表示。
一场变革满盘活。运城供电公司创新工作和服务机制,必将助推企业在高质量发展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本报记者王龙飞 通讯员冉涌 卫小鹏
1、凡本网来源注明“融媒在线(域名:KBQMT.COM)”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KBQMT.COM,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融媒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融媒在线)”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