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企业 > 正文
“锻造之乡”向创新要效益
发表时间:2025-04-04 12:00:27来源:山西经济日报

“锻造之乡”向创新要效益

山西宝航重工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工人正在设置技术参数。本报记者畅雪摄

今年11月,忻州市项目建设观摩检查组赴定襄县开展观摩活动时,重点关注了该县“项目标杆引领作用明显、建设质效提升显著、民生导向更加凸显”的特点。

在这座带着历史厚重感成长起来的“锻造之乡”,即使是老手艺人也爱学习新方法。定襄人深知,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而今年上马的重点项目之所以能起到“标杆引领”作用,也得益于定襄县经济发展中的理念、模式、产品、要素、科技、开放六大“创新”目标。

优化布局,以项目创新助力产业升级

随着全省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的开展,“锻造之乡”如何落实好能耗双控约束性要求,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实现全方位高质量绿色发展?

今年,根据《风能北京宣言》和《山西省风电装备制造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定襄县打造了山西金瑞光远重工技术集团智能机器人精密齿圈制造、恒跃集团5G+智能制造一体化、天宝集团5G+云平台风力发电环锻件智能制造等一批优质、高效、绿色项目。该县在加快法兰锻造精加工产业园建设,促进锻造产业集群化、规模化发展的同时,推进数字产业化,建设“县域经济大脑”平台,优化产业布局,求转化、促落地、抓投产。截至10月底,全县共包装一批项目222个,其中“六新”项目178个,占比80.2%。

位于定襄经济技术开发区内的山西亚德玛斯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客商们正就该公司生产的人工合成金刚石晶体进行洽谈。这种用于火箭涂层、石油钻头、飞机轮胎等产品和领域的材料,其生产加工能落户定襄,正是源于该县创新项目建设的顶层设计。

聚焦理念产品和要素创新,定襄县整合优势企业,延伸产业链条,开展“小升规”改革,优化经济布局,培育了一批“专精特新”企业、“两化”融合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军民融合企业,全面激发了市场主体活力。目前,该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88户。今年8月,该县成功入选省级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县。

聚焦科技,用“质变”推动高质量发展

今年2月,随着山西宝航重工有限公司生产的海上风电法兰产品下线,“锻造之乡”声名也扬帆“出海”。以专业铸就行业精品,让高端成为产业标志,定襄县立足碳达峰、碳中和的大背景,用科技给经济发展披上绿色“外衣”,以“质变”推动经济转型。

聚焦科技谋发展,定襄县鼓励企业更新装备、压低能耗,严把绿色发展“入口”,同时支持企业研发诸如核电锻件、医用精密设备、军品加工等高新产品市场的“风口”,为企业打开绿色产品销售的“出口”。在新能源、特种金属材料、节能环保、智能制造装备、轨道交通部件等“五大产业集群”架构下,一大批自主研发的产品应运而生,一批“小巨人”企业成长起来,创新构建了该县“龙头企业+研发机构+配套企业”的产业提升体系。

聚焦科技谋发展,定襄县将人才储备列为重点工作。今年,该县与哈尔滨工程大学签订了合作框架协议,重庆大学机械传动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安交通大学国家增材制造创新中心也陆续在该县设立创新服务中心,加之各类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的落地,将进一步推动该县建设产教融合新载体,强化资本、技术、人才、品牌、管理等核心要素的配套转移,构建企业为主体、高校和科研院所协同发力、政产学研用融合的创新发展体系。

牵住科技创新这一“牛鼻子”,定襄县育先机、开新局,为未来经济增长扩充了空间。

规划路径,寻求“太忻经济区”红利增长点

不是上游原材料产地,也非下游销售终端,定襄却能够成为中国乃至世界“法兰锻造之乡”,这与定襄县创新理念、扩大开放、提前布局的战略眼光密不可分。

——构建“12673”总体布局,以县城为核心,规划建设启动区和协同区,发挥庄力产城融合区、永旺现代物流园、襄运多式联运港等“六大园区”承载优势,让忻定同城优势、锻造产业优势、交通区位优势、环境比较优势等7大优势发挥作用,在全县打造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推动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着力构建现代服务业体系,融入太忻经济区发展大格局。

——关注生态优美和经济增长“双赢”,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治山治水治气治城一体推进,开展滹沱河流域生态修复工程,为太忻经济区打造新型景观带,让定襄县成为区域内创新生态新高地。

——立足建设宜居宜业宜游宜养宜创的创新型田园城市目标,实施路网改善、智慧社区、绿色康养等工程,提升城市品位,完善城市功能,保障城市民生。

向创新要效益,为发展转动能,着力构建产业和生态平衡发展的新模式。定襄县让创新成为浇灌发展大道上“常青树”的源泉,锚定长远目标,走好脚下的路,在全方位高质量发展大道两旁种下了一片片“绿荫”。

本报记者畅雪

评论 为发展“锻造”新机遇

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确立了太忻经济区建设要“一年见效、三年成型、五年成势、十年成城”。定襄县,只争朝夕。毕竟在能源“双控”压力下,留给“锻造之乡”的发展之路唯有转型,且要下大功夫重新“锻造”发展新模式。

依托太忻经济区建设,定襄县的锻造产业无疑将迎来大发展,但发展不能仅仅局限于产业本身。而采访中记者也看到了定襄县的高瞻远瞩:市场“做主”,不达标企业绝对关停,有创新的产品肯定支持;补齐短板,延伸高质量发展产业链条;储备人才,让定襄县成为太忻经济区科技创新策源地;扩大开放,主动对接雄安新区等,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定襄这个锻造“铁老大”正在主动放下传统优势产业赋予的优越感,紧紧抓住建设太忻经济区这一战略机遇,做好产业规划,牵住科技创新这一“牛鼻子”,育先机、开新局,弥补锻造产业单一化短板,为自己“锻造”了全方位高质量发展的新机遇。

畅雪

责任编辑:刘映
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融媒在线(域名:KBQMT.COM)”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KBQMT.COM,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融媒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融媒在线)”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1. 字号加大
  2. 字号减小
  3.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