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30日下午,长治市潞州区八一广场东侧一家名为“滨典发型”的理发店里,不时有顾客前来,店主王轶光忙着给他们洗头发、剪头发。
43岁的王轶光是长子县人,多年来一直从事理发、美发工作。“我从2002年开始开店,过了年就20年了,时间过得可真快。”王轶光指着门口牌子上“始创于2002”的字说,近20年来,从巷子里的小店到现在的店铺,凭借精湛的手艺和诚信服务的原则,他的店吸引了一批又一批回头客,很多老顾客都成了朋友。
疫情发生以来,各个行业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长治市采取了多种手段恢复市场信心,经济得以很快复苏。“饭店做的饭菜可以通过外卖小哥送到顾客手中,美发行业则不然,洗、剪、吹、烫、护、染……哪一样都需要顾客亲自到店里。”王轶光说,在目前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大背景下,各行各业都挺不容易,他们也在想尽各种办法为顾客提供更加方便和优质的服务。总体来说,他的店和2020年相比,情况要好一些。王轶光说,他知道政府在通过多种方式促进经济发展,自己在不断努力,他的妻子也尝试通过线上方式销售一些品牌内衣等,效果还不错。
王轶光不知道的是,在长治市关于服务业“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像他这样的理发店未来也将被纳入居民和家庭服务的整体体系,成为创新家庭服务业发展模式的内容之一。不久的将来,利用家庭服务信息平台,整合信息资源,以现代信息和三网融合技术推动的社区家政服务业能够和百姓生活需求无缝对接。也就是说,今后的理发店也可以像饭店一样,通过网络扩大客源,有针对性地提供服务。
与此同时,长治市通过培育家庭服务龙头企业和服务品牌,推进企业连锁化、规模化和规范化发展,进一步加强家庭服务业经营管理和专业人才培养,推动职业院校开展专门轮训,支持家政企业开展自主培训,创新培训模式,提升培训质量,规范行业行为,这无疑为“王轶光们”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现在,王轶光每天都会按照要求对经营场所和理发用具等进行消毒,对店里通风换气,不时提醒等候的顾客戴好口罩。在他看来,只要付出努力,就一定会有回报,新的一年,生活也一定能够越来越好。
本报记者李家鸣
1、凡本网来源注明“融媒在线(域名:KBQMT.COM)”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KBQMT.COM,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融媒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融媒在线)”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