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乡村 > 正文
新型农民“触网” 特产俏销他乡
发表时间:2025-04-05 04:50:19来源:山西日报

【追梦奋斗 勇毅笃行】新型农民“触网” 特产俏销他乡

 

  挑选、套袋、装箱……李玉玲手脚麻利,没几分钟,3箱红彤彤的苹果已被打包好,等待着快递员来揽收。“这些都是老客户预定的,他们直接在微信里下单付款,因为品质有保证,回头客越来越多。”
  家住河津市米家湾村的李玉玲3年前开始通过微信朋友圈卖苹果,生意一直不错。临近春节,苹果到了销售旺季,李玉玲听着手机悦耳的订货铃声,满脸兴奋,她一边打包,一边在朋友圈里打出广告,“一开始我只在微信上卖给本地人,学会用抖音后,订单来自全国各地,销售量直线上升。”
  李玉玲真切体会到网络的强大,源自于去年10月份的一场卖红薯直播。
  2021年10月,当地40年来最大洪峰进入运城市境内,正准备去订购苹果的李玉玲收到了在黄河连伯滩种红薯的弟弟高峰的“求救”。高峰承包了40亩滩地种植红薯喜获丰收,可眼看着洪水要来,十多万斤的红薯堆在地里却无人问津,于是高峰就想起了平时在微信、抖音上卖苹果的姐姐。
  “以前拍抖音都是瞎玩,根本没有直播经验。”看着堆积如山的红薯,李玉玲抱着试一试的想法开始了人生第一次直播带货。或许是对灾区人民的同情,直播一开始,网友们便踊跃下单,第一天就卖出去4万斤红薯。
  在短视频平台上卖红薯的经历,让李玉玲在当地一下子出了名。这也让她认识到,信息时代的农民不应当只会“脸朝黄土背朝天”,也可以华丽转身成为电商“达人”。
  去年冬季,河津市抢抓农民冬闲机会,组织开展高素质农民培训。先后从省林科院、山西农大以及运城农业职业技术学院聘请多名专业教师,多批次多学科对农民进行专业技术培训。尝到直播甜头的李玉玲报名参加了农村电子商务和创意农业的培训。“培训老师详细讲解了主播带货必须具备的表达、展示、互动、应变等能力,经过这次培训学习,我掌握了不少短视频拍摄和直播技巧,我将通过视频让大家更好地了解我的家乡。”
  拍摄、剪辑、配乐、上传……说话间,李玉玲便将一个展示苹果酥脆的视频发布在抖音平台,不一会儿,点击量已有几百次,下方还有人留言想批发购买她家的苹果。粉丝虽然只有4000多个,但李玉玲信心十足,“新的一年里,我会通过短视频和直播带货,把河津红薯、韭菜等好产品全方位向外展示推销出去,把粉丝转化成客户,把客户变成朋友,不仅要让他们爱上河津土特产,还要吸引他们来咱河津旅游。”

本报记者周明飞

 

责任编辑:刘映
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融媒在线(域名:KBQMT.COM)”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KBQMT.COM,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融媒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融媒在线)”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1. 字号加大
  2. 字号减小
  3.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