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孟苗)2021年12月31日,由山西博物院主办的“晋韵华彩——山西琉璃艺术”在该院会展中心一层开展,与省城人民共迎新年。展览汇聚了300余件(组)山西琉璃艺术精品,充分展现了山西琉璃独有的东方文化之美。
山西自古就是琉璃生产、使用的重要地区。山西琉璃,应用广泛、传承有序、流派众多,其造型庄重、色彩绚丽,是优秀的东方文化遗产,传承千年而熠熠生辉。这次的“晋韵华彩——山西琉璃艺术”展由3个单元组成。在第1单元“天地凝韵”中,山西各地汉墓中出土的大量精美的低温釉陶明器可见一斑;北朝时期诸多重要遗址中出土铅釉陶器、隋唐时期三彩釉陶可谓成就斐然;两宋时期在建筑上和墓葬中出现了许多琉璃精品。这些精美、丰富的山西琉璃遗存,充分展示了山西早期琉璃艺术发展序列。第2单元“庙堂神韵”,集中展示了元、明、清时期山西琉璃构件的制作技艺与优秀作品,如展品中元代初期创建的永乐宫各殿瓦顶上的琉璃构件,烧制水平就非常成熟,工艺极高。清代的琉璃制造业在建筑构件上开始格式化,屋顶上素面脊筒增多,很多工匠世袭传承,留下许多优秀作品。第3单元“古彩新韵”,讲述了山西琉璃源远流长与传承有序的工匠精神。传统琉璃制作技艺一直延续至今,在阳城、太原、河津、介休等地,依然保留着不少烧造琉璃的工坊。这些传统技艺的传承,使古代建筑琉璃遗存得以重现昔日的光辉。同时,现代技术的完美应用使得古老的艺术散发出时代的光彩。
1、凡本网来源注明“融媒在线(域名:KBQMT.COM)”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KBQMT.COM,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融媒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融媒在线)”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