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二维码观看相关视频。拍摄:张梦莹薛思媛制作:张婷
山西晚报讯(记者 张梦莹 实习生 薛思媛)1月5日下午,在一片告别声中,中国(山西)第21批援吉布提医疗队一行12人从太原启程飞往广州,之后他们将辗转前往非洲吉布提,并在当地执行为期1年的援外医疗任务。
此次前往吉布提的队员分别来自晋中市第一人民医院、晋中市第二人民医院、忻州市人民医院、晋中市中医院和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专业涉及口腔、耳鼻喉、眼科、检验、消化内科、中医等,年龄最大的今年51岁,最小的34岁。
“一定要平安归来。”“照顾好自己,做好防护。”“该叮嘱的都叮嘱过了,记得安全是第一位就行。”“再抱一抱吧!”“有时间再和孩子视频聊一会儿吧!”在机场的贵宾候机楼里,到处是温暖人心的画面,有领导对队员的嘱托,有同事朋友的各种叮咛,还有亲人们的不舍……
山西省自1975年开始承派援外医疗队,至今已有47年的历史,累计派出61批医疗队1309名队员,圆满完成了国家赋予的援外医疗任务。一批批医疗队员薪火相传,以高尚的医德和精湛的技术赢得受援国政府和人民的广泛赞誉,先后有259名队员获得受援国骑士勋章、独立勋章、杰出贡献奖等多项荣誉。“第20批援吉布提医疗队和总队长田源等12人,不久前获得了吉布提总理颁发的‘6·27独立日’国家骑士勋章,这是我省自1981年向吉布提派遣医疗队以来,集体首次获此殊荣。”作为此次中国(山西)第21批援吉布提医疗队队长,侯伟深感肩上的责任重大:“怎么能接好这一棒并做到最好,是我们所有队员都在思考的问题。”
“我们现在不光担心他们到达当地以后的疫情防控,也担心他们在整个飞行过程中的安全。”作为家属代表,又多年从事护理工作的桑美丽说出了家属们的担忧。此次中国(山西)第21批援吉布提医疗队的行程较长,5日下午从太原飞抵广州并稍作休整后,会在6日凌晨再乘坐11个小时的国际航班抵达土耳其,“从土耳其到吉布提还有14个小时的行程,国外的疫情现在这么严重,稍有不慎,他们就有被感染的风险。”桑美丽说,“只能一再叮嘱,一定要做好防护。”
出发前,全体医疗队员郑重表示,将牢记援外医疗光荣使命,不负祖国人民重托,认真践行“不畏艰苦,甘于奉献,救死扶伤,大爱无疆”的援外医疗队精神。最后,队员们在“援外有我,请祖国放心!”的临别壮语中启程,将履行白衣天使外交官的神圣职责,为援外事业谱写新的篇章。
人物故事 为了圆满完成任务 每个人都不掉链子
侯伟是晋中市第一人民医院口腔科的医生,也是此次援吉布提医疗队的队长。决定援非的时候,他其实是有担心的。“我不是我们科第一个报名的。”他坦言,不是他不想去,而是家中已经85岁的老母亲让他放心不下。
侯伟的母亲两年多前做了直肠癌手术,但去年出现了癌细胞肝转移和腹腔转移的情况。前几天的元旦假日,侯伟还专门回去给老人做思想工作,希望老人能住院接受治疗。“但她不愿意。”侯伟说,一方面是因为老人不知道自己的病情到底发展到哪种程度,觉得没必要;另一方面是老人不希望在医院病房里过年,所以就一直拖着。
侯伟很清楚,母亲的病拖不得了。“之前没有让她住院,是因为她没有症状,但最近一段时间,老人已经出现了身体疼痛、晚上尿频的症状,我觉得让她住院接受治疗可能会好一点。”侯伟说,但因为自己要离开了,劝说老人住院接受治疗的任务,他只能委托给大哥。
“昨天中午我还在我妈那儿吃了饭,临走的时候,老太太还专门把我送下了楼。”他知道,这是“儿行千里母担忧”,母亲一直问“要不要带点钱?”“要不要给你带点吃的?”即使侯伟一直在拒绝,临走的时候,母亲还是洗了3个苹果,硬给他装进了包里。
实际上,从侯伟决定要去援非的时候,母亲就表示了极大支持,“她就跟我说,‘放心去吧,我们绝对不会拖你的后腿’。”母亲的话,让侯伟心里五味杂陈:“说得不好听一些,这一去要一年的时间,等我回来的时候,能不能再见到老妈妈,还真不好说。”但让他能稍微安心的,是自己的爱人武俊琴,“我相信她能把我妈照顾好。”
武俊琴是一名儿科医生,侯伟母亲生病后就一直悉心照料,老人手术后因为造瘘洗澡不方便,每次都是武俊琴去了以后帮她洗澡的,“她们相处得就像母女一样,我相信我爱人。”
2
登机口人群中,最显眼的是赵柯一家,他的妻子、女儿、儿子、父母和岳父岳母都在现场。当赵柯过了安检,走进登机长廊的时候,他的妻子抱着大女儿,他的母亲则抱着小儿子,一起目送他离开。“跟爸爸说再见!”赵柯的爱人杨女士已经哭红了眼,他们三岁的大女儿一边在妈妈的怀里流泪,一边背对着安检门那边的赵柯,断断续续说着:“爸爸再见!”
赵柯是晋中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的医生,知道医院有援非名额的消息后就决定报名了,但当时爱人并不赞同。“两个孩子一个才3岁,另一个才9个月,他一走就是一年,孩子的成长肯定会错过,家里的事情也顾不上……”说到当时的情况,杨女士已经很坦然了,这是因为赵柯后来跟她表达了自己的想法,“他觉得趁现在年轻,精力、体力各方面都跟得上,可以去看看不一样的世界;而且,现在孩子小,还能出去,等孩子大了以后,事情会越来越多,出去时要考虑的就更多了。”经过这样一番开导,她也就想开了,决定支持爱人的工作。但他们的女儿就不一样了,每次提起“爸爸要去很远的地方上班”,小姑娘就不开心,有时还会对着赵柯说“爸爸不要走。”
“医生的职责就是救死扶伤,援非只是换个地方治病救人。而且,有许多疾病只在书本上见过,此次援非可以更直观地了解这些病情。”赵柯这么解释自己参与援非的初衷,他也通过之前的援非队员了解到,非洲传染性疾病、肠道感染、寄生虫疾病比较严重,非常需要消化科医生。“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援非既可以提高自己的医术水平,也能对当地医疗建设作出贡献。”他说。
鱼与熊掌不可兼得。说到孩子,赵柯拿起手机给山西晚报记者看他前几天拍的照片,照片里,小儿子颤颤巍巍站在他的行李箱旁,“现在他还没有我的行李箱高,等我回来的时候,他应该就长高了。”赵柯说,虽然缺席了孩子的成长让他有些遗憾,但想到能救助更多的非洲同胞和当地的华人华侨,他还是对此次出行充满了期待。
看着赵柯一家人,山西晚报记者脑海里还是在出发前他在楼道里陪着两个孩子玩耍的场景:赵柯抱着小儿子,假装追着三岁的女儿跑,欢笑声充斥在楼道内,这也是属于他们一家的快乐时光。
3
周乃忠是此次援吉布提12名队员中年龄最大的,他来自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中医科。这次出行,他的行李里有一半是针灸设备。“跟以前的老队员聊过,他们说自从中国(山西)医疗队援非以来,中医尤其是针灸就没有间断过。”周乃忠说。而他一直以来都有一个梦想,就是希望能把自己的所学、自己的医术传播到更远的地方去,所以就报名了此次援吉布提医疗队。
但毕竟是51岁的人了,援助国的医疗条件也不太好,有没有担心呢?这一点,周乃忠表示,自己确实考虑过一些援助国的实际情况,也了解过一些相关的情况,但他始终觉得,既然已经报名参加了,那就一定不能掉链子,“尽我所能,做好我的工作,同时把咱们中国的文化传递给当地人。”他说。
郭强是一名耳鼻喉科的大夫,也是此次援吉布提医疗队中年龄最小的队员。他的想法很简单:“趁着年轻,做自己能做的,尽自己所能去改善当地的医疗条件。”
相比之下,周乃忠的爱人桑美丽还有一些别的担心:“我希望他能加强消杀意识。”桑美丽是做护理工作的,一直担心爱人去了吉布提后能不能做好防护,所以这段时间在家里的时候,她时不时就要求周乃忠做戴手套、模拟消杀、穿脱防护服等训练,希望周乃忠能习惯成自然,做好自身的安全防护。听到爱人这么说,周乃忠急忙保证:“放心,我一定会按照你的要求,好好做好消杀工作的。”
山西晚报记者 张梦莹 实习生 薛思媛
1、凡本网来源注明“融媒在线(域名:KBQMT.COM)”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KBQMT.COM,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融媒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融媒在线)”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